业行为,不是人情交易。 而《泽宝》这部电影,几乎国内所有有海外发行业务的公司都看过。 他们正是评估过,认为这部电影销售前景不大,所以才会放弃这部电影。 但就这样一部被这么多有海外发行业务公司评估结果为不行的电影,却被周云给卖出去了。 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周云真的是神了,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看中的电影,总是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她不会是跟自己其他电影一起打包卖的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能理解了。” “并不是这样,人家就是专门去卖《泽宝》了,听说是重新剪辑了一个版本,据说那个版本很好。” “重新剪了一个版本?” “是的。” “过审了吗?” “又没有公开放映,也没有参赛,不过是拿去私下放映给一下买家看,并不需要送审。” “这种电影也没有什么敏感的东西,不是吗?” 大家都对周云卖《泽宝》这件事议论纷纷。 这些议论背后,最根本的其实还是想要知道,周云是怎么把《泽宝》这部电影给卖出去的。 他们想要复制这样的路。 而除了想要开拓这一业务,更多的电影公司则是把念头打到了自己库存的那些还没有在海外售出发行或者播映权的电影。 这些年,华语电影做了很多影片出来,也有很多影片都在陆陆续续地走出国门,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也只是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几个国家打转,没有真正地开拓更大的市场。 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周云这一次可是真正地销售到了欧美那些国家,那是真要一定实力和人脉,人家才会愿意看你的片子的。 不是说华语影片就在那边卖不好。 不是那回事。 而是他们自己早就有了稳定的影片渠道,每一年采购的影片数量和预算,早就是顶格的了。 买这部韩国影片可能也能赚这么多钱,卖那部日本影片也能赚那么多钱,都是赚那么多钱,这个时候,就看谁的售价更低,以及跟谁打交道更快捷、更熟悉。 这都是非常粗浅的一些东西,真正核心的当然不是这些,但其实也就是这些相通的逻辑。 周云用自己的知名度和面子能把人给请过来看片,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泽宝》能够用自己影片的质量打动这些买家,让他们觉得这个电影值得买,未来能赚钱,这就是成功的第二步。 很多影片有实现第二步的能力,却没有实现第一步的能力。 很多影片公司就把主意打到周云头上去了。 既然宁姚可以把《泽宝》交给周云她们去负责海外的发行,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这种想法很容易就从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周览回国的时候,已经约了差不多十家电影公司的老板见面,都是那种小型或中型电影公司的老板。 像新盾、海池这种大公司,有自己的渠道,用不着周览他们,但是像这些实力一般的中小型公司,他们自己没有这个人脉渠道,周览的渠道就显得尤其珍贵的。 周览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在柏林卖《泽宝》,竟然会帮她开辟一项这么崭新的业务。 周览都懵了,当然,也很惊喜。 周览这一次直接带着自己的秘书李竹去见了这些老板。 现在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非常坚定的观念,要多培养人,否则真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没人可用,那就让人伤悲了。 以前周览身上有一种“狼性意识”,不想培养徒弟,因为徒弟养熟了,就要跟师父争地盘了。 但现在周览越来越意识到,她现在的工作,不是在守地盘,而是在开疆拓土,她要培养出更多的人,跟着她一起开疆拓土。 周览连着一个星期都在见人。 有的人是在自己办公室见的,有的人是在饭桌上见的,有的人是在酒会上见的,有的人是在其他工作的间隙见的。 大家都是带着自己公司的影片来找周览聊海外发行的事情的。 《泽宝》已经证明了周览有这样的资源,尤其是,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有另一个目的,他们手里一些文艺片,艺术片,想要通过周云的渠道,看能不能进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赛道。 卡洛先生对周云说的那些话,可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被很多人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