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君海军中将,率领着舰队离开马六甲后,沿着马六甲海峡一路向西,抵达了亚齐王国的一个港口进行了小规模的贸易以及物资补充!
马六甲城遭到多方围困,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各类可用于贸易的物资并不充裕,而大楚帝国的舰队规模又比较大,所需要的各类物资以及贸易规模都比较大,因此在马六甲只满足了一部分。
他们还需要到亚齐王国的贸易港口里补充一番,顺带贸易。
如今的亚齐王国盘踞在苏门答腊岛的西部区域以及马来半岛,马六甲城西部的一块区域。
亚齐王国和柔佛王国以及葡萄牙人之间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常打仗,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并且经常联合或背叛,属于非常典型的三角战争。
不过之前谁也奈何不了谁,直到荷兰人参与进来后,葡萄牙人就逐渐倒霉了。
而这四方之间的战争和争夺,也导致了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局势比较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上贸易。
在亚齐王国进行了一番物资补充后,舰队再一次启航离开了马六甲海峡。
不过并没有直接傻乎乎的一路向西,直奔印度洋深处而去,而是在离开马六甲海峡后就转道西北航向,沿着海岸线继续航行。
这年头的航海技术有限,船只普遍也偏小,除非必要情况下,不然船只是不会直接进入大洋深处,而是会沿着海岸线进行航行的。
贴着海岸线航行,航线比较明确不会迷航,同时遇到风浪危险的时候,也能够驶向附近的陆地进行躲避风浪、维修以及补充生活物资。
这一路航行,经过的是大城王国控制的马来半岛区域的西海岸。
大城王国,也就是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其首都位于阿瑜陀耶城,下南洋的华夏海商们,多称该城为大城,因此也称该国为大城王国。
如今的大城王国在东南亚一带还算是比较强势的,属于东南亚地区的强国,最近几十年都是压着缅甸东吁王朝打。
嗯,缅甸东吁王朝和泰国大城王国已经进行了上百年的争霸战争,也就是泰缅战争,十六世纪的时候是缅甸方面占据了上风,而进入十七世纪后则是大城王国占据了上风。
到今天里,如果说东南亚地区真的有霸主的话,那么就是这个大城王国了,荷兰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都没把殖民的目标放在大城王国上头理由很简单,就是小规模的西方殖民武装干不过大城王国!
再者,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方式是以贸易为主,因为他们本土人少,无法维持太大规模的海外殖民统治,所以他们的海外殖民行动,都是为了贸易而服务的。
这一点和西班牙、英国有着极大的不同。
西班牙人和英国因为本土人口众多,因此在贸易之余,也会追求殖民地统治。
具体下来就是扩大殖民地面积,并建立殖民统治,长期掠夺殖民地利益。
所以就能看见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往往都是欺软怕硬,稍微遇上强大一些的土着国家,往往都是以建立殖民地据点,然后进行贸易为主,不会和英国人那样,三天两天就发动殖民战争,然后都去大片的殖民地领土。
而大楚帝国方面又不一样大楚帝国的海外行动,并不追求贸易本身的利润,暂时来说对殖民地领土也没太大的兴趣,嗯,至少暂时还没有,以后,以后再说。
大楚帝国的一系列海外行动,海军护航也好,商船队贸易也好,开放海贸,欢迎其他国家商船前来也好,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更多的市场。
而大楚帝国海军试图进入印度洋,并打算在缅甸仰光河入口的达贡建立殖民地,除了贸易本身外,也是为了给海军提供一个在印度洋立足的海军基地,进而保护大楚帝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市场。
其实大楚帝国之前也试图过在大城王国里获得一个殖民地港口的,大城王国控制了马来半岛北部的大部分区域,其西海岸也是面向印度洋的,不过人家没答应!
毕竟大楚帝国方面和大城王国并没有陆地上的接壤,大楚帝国想要利用强悍的陆军进行威胁都威胁不了。
大楚帝国在东南亚半岛地区里,接壤的国家暂时有三个,分别是安南后黎朝、南掌国、缅甸东吁王朝。
其中的安南后黎朝虽然算是一个统一国家,但实际上他们国内阮郑两大家族分别控制南北,彼此攻伐不断,正处于内战当中,也就是郑阮战争时期。
控制北部的郑氏家族,在大楚帝国夺取两广地区后就已经积极派遣使者前往广州和大楚帝国进行联系,后来又派遣使者前往金陵城请求册封,后来安南南部的阮氏得知消息后,也派遣使者前往金陵城进行各种游说。
当时大楚帝国还没有统一国内,加上对东南亚的局势也没搞清楚,而且他们南北双方都没有给出什么实际性的好处,因此大楚帝国都懒得搭理他们,两边都是给拒绝了册封,打算拖一拖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