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听的极为认真:“师傅的意思朕明白,百姓没有土地,而一些地主士绅却占据大量的土地的,他们宁肯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意用来耕种,他们吃饱了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粮食放出去,倒是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这段时间,朱由校也是大开眼界。
单单是看看自己的皇庄,就明白了这里面道理。
这些士绅地主会在乎自己田地里有多少的粮食么?
他们未必就在乎!
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粮食能换多少银子。
要么把这些银子换成更多更大的土地,要么就把这些银子埋在地底。
“圣明无过皇上!”
张好古拍了一个马屁,这才继续道:“土地荒着其实也是值钱的,可耕种的土地越少,他们手中的土地价格就越高,这对于他们的来说就是一道护城河,他们只需要雇佣很少的佃农,种植很少的粮食,自然也就可以维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护城河,这个比喻倒是不错!”朱由校点点头。
张好古道:“最他妈过份的是,这帮人居然不缴费,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还有多少蛀虫,还有多少虫豸,这摊丁入亩就是要逼着他们老老实实把粮食给交出来!”
朱由校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道理,他明白!
就是感觉张好古说话过瘾,一口一个特码的,一口一个虫豸,太对自己的胃口了。
“此外!”
张好古道:“臣以为,摊丁入亩不比耗羡归公,耗羡归公的本质是加税,只要这个税不是收到地主豪绅的身上,这个税,终究还是加在百姓的身上的,所以,阻力小,成功率高!”
“可是,皇上,摊丁入亩就不一样,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在全国摊开,阻力巨大,这就需要有试点,然后逐步的摊开!”
张好古道:“所以皇上需要有自己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必须要让民众支持,所以要挑,什么地方可以摊丁入亩,什么地方执行摊丁入亩容易!”
朱由校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师傅以为北方是最为合适的?”
张好古点点头:“正是,北方是最为合适的,所以,这一批候补官员要安置在北方,主要还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山东,另一个京师,这摊丁入亩还是要逐步推广!!”
“为什么?”
朱由校有些好奇。
张好古憋了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北方的藩王比较少!”
朱由校也是明白过来。
这一刀,还真是不好真的砍在宗亲的身上。
虽然,一直以来,大明奉行的是养猪政策,好吃好喝的供奉着,但是,这一刀还真不好砍在宗亲的身上。
真个要是闹起来,朱由校也要感觉头疼。
宗亲,百官凑在一起,那可就是麻烦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维持宗亲的地位,好好安抚,等到刀磨的差不错了,就到了杀猪的时候了。
摊丁入亩的政策要从阻力小的地方开始搞。
京师也就是北直隶,山东,这两个地方的阻力是最小的。
陕西,山西也不太行,很容易被蒙古人抢劫。
只有北直隶。
北直隶现在还算稍微的安全一些。
宁远,锦州,山海关都在自己的手中。
北直隶还算是安全。
北直隶,山东这俩地方王爷少。
说起来,这件事儿还是得感谢一下朱棣,朱棣在夺得皇位后,吸取教训逐步削减藩王军权。
而要削夺藩王军权,就得首先将其从边境地区内迁,否则各藩王有充分理由抗拒朝廷的削权。因此朱棣打着给藩王发福利,让他们到内地享福的口号,将藩王大量内迁到河南、湖广这些腹地地区。
而且在分封新的藩王时,也优先考虑分封到这些地区。
自朱棣以后的历代明朝皇帝,基本上也是把王爷们安排到河南、湖广这些腹地地区,导致的结果么也就是河南、湖广地区王爷满地走,侯爷多如狗的局面。
京师,山西,山东北方的地区是最为适合搞摊丁入亩的。
还行,朱棣留了几块地方来能让张好古稍微搞一搞摊丁入亩。
但是,仔细一想,他妈的。
但凡是朱棣把藩王解决的彻底点,大明也不至于烂到现在这个死样子。
在往深了想一想,你朱元璋不分封诸王,也没这么多事儿了。
其次就是,北方这边的矛盾激烈。
矛盾越是激烈,这是一个双面刀。
人心是最容易收买的,也是最为渴求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们很容易被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给吸引,也很容易接受摊丁入亩的政策。
至于南方贸然施展摊丁入亩,未必就能收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