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口中宣德朝定下的制度,其实是在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之乱后,为了解决宗室成员对于皇位觊觎而制定的政策。
为了防止各王府利用联姻的方式扩大势力范围,危及皇权稳固,所以对宗室成员入仕和婚配进行严格限制。
而之后制定将军和中尉的禄米,也是为了安抚利益受损宗室的一个办法。
实际上,百官虽然口口声声说祖制不可变,但是老朱一死,从朱允炆开始就已经不断修改老朱定下的制度,到今天很多早已物是人非。
明朝中后期的制度,实际上是在宣德年间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做了几件大事,其一是废黜了汉王朱高煦以及晋王朱济熿,打压了宗室成员对于皇位的觊觎。
其二是收缴了各地藩王的护卫军,将大明亲藩从为国戍边的亲王,彻底阉割成了只知享乐的废柴。
之后又下旨,确定宗室子孙被禁止入仕和王府婚姻不得除授京职。
这一系列为了稳固皇权的旨意激起各王府极大不满,不得不用“优待”宗室的方式来平息这股不满的情绪。
朱瞻基是否看到宗室繁衍带来的危机?
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换到他那个位置,肯定是会以确保皇权稳固为第一要务,所以他的选择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毕竟距离成祖朱棣造反称帝时间太短,在他成功的鼓励下,许多藩王在那个时候确实蠢蠢欲动。
魏广德知道,自己给各藩王府禄米定额和张居正提出的“减薪”想法,已经得到了李春芳的支持,而从陈以勤和殷士谵的态度来看,似乎也很心动。
不过很奇怪,他们都没有名言表达自己的态度。
就在他打算一会儿散衙后找他们问问的时候,陈以勤这时候开口说道:“善贷和叔大的法子,确定可以缓解禄米的难题,可终究治标不治本。
倒是让礼部卡一卡,用银子换爵位,最大可能减少宗室人数才是善政。
我觉得,在施行善贷之法前,最好先尝试,看看有多少宗室愿意转民籍,然后出台按品级发放禄米,最后再让户部给出定额。
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朝廷财政受禄米的拖累。”
“现在宗室好几万人,即便按照文官的俸禄发放,真要算起来,禄米支出也是一笔朝廷不可承受的开销。”
殷士谵也终于开口说道。
很明显,他们对减少禄米支出的法子都是支持的,不过应该是考虑到宗室人数的巨大,觉得还是应该一步步来。
特别是如果在测算定额时,能够减少一半的宗室,那可就能给朝廷省下大笔开支。
相对来说,张居正的法子更加成熟,可以阁议和部议后快速成文。
毕竟宗室爵位对应的品级,朝廷是有明文规定的,只不过有些治标不治本。
宗室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繁衍速度过快,而大明朝廷的岁入又没什么变化。
“叔大的法子,宗室肯定会集体反对,到时候还要想法子安抚,可朝廷又能给出什么优待?”
陈以勤也是说道,“所以我才说,此事需要缜密的布置,通盘考虑,说不得许多人还要往凤阳送。”
“那大家回去以后,对今天提出来的都再想想,最好能写一个章程。
过段日子我们在议一议此事,相互之间查漏补缺,等谋划好后再向陛下奏报。
在确定最终章程前,还请各位注意,千万不要把今日的事透露半分。”
李春芳最后说道。
今天内阁议论宗室,其实也是因缘际会,魏广德和张居正的意见都有一定合理性,但实施就是另一回事儿。
这么大的政策变化,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文的。
还不如大家再想想,完善一二再凑到一块商议。
魏广德离开内阁的时候,身旁很快就出现了陈以勤和殷士谵。
“善贷,你的法子要是传出去,宗室那些人还不把你骂死。”
陈以勤笑道。
话是这么说,可他脸上却没有丝毫紧张之态,实在是他们这些朝廷的高官,是真的不把宗室子弟看在眼里。
也就是亲王、郡王还能让他们稍微礼貌一些,因为他们和皇帝的关系近点。
下面那些镇国将军,中尉一类的,也就那样。
虽然也有上奏的权利,可皇帝一般都不会怎么理会。
“呵呵,善贷也是为了朝廷,陛下会理解的。”
殷士谵只是笑笑,随意说道,“不过叔大那个建议,我估计骂的更多。
我们那点俸禄,还要折色,估计许多宗室都不会接受,或许还会闹出许多乱子。”
“不说这个了,昨日你去京营看演练,结果如何?”
陈以勤岔开话题,问起大阅演练一事。
“正甫兄,你这是打算就在这里问吗?是不是该给我摆上一桌,咱们边喝边谈?”
他们已经走到宫门前,眼看着就要出宫了,魏广德笑着问道。
“行,去我那边,咱们边喝边聊。”
陈以勤也不矫情,就是一桌酒席而已,平时这样的事儿也没少做,三个人都是轮流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