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靠在椅背上,抬头望着葡萄架上还未成熟的碧绿果子,脑海中无端想起多年前,刚入宫时见到那个温婉贤淑的女子。
那才是后宫中真正担得起母仪天下之责的皇后娘娘。
也是穆德帝的原配发妻钟皇后。
钟皇后是先帝爷时期的帝师之女,自幼一言一行皆受过规范教导,是个如同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家闺秀,她行事不急不缓,对刚刚登基脾气急躁的穆德帝多有劝导,对后宫嫔妃爱护有加,颇有大家风范。
咏妃家世低微,刚进宫时没少被人欺负,却屡屡受到钟皇后的维护。
只是钟皇后这样宽容大度的脾性却无法得到穆德帝的喜爱,穆德帝竟与她姑母家未出阁的庶女暗通款曲,对其宠爱有加。
两人时常在钟皇后娘家后花园里私会,钟家的脸面都要丢光了,但钟皇后为了家族却只能忍字诀当头,直到她生产时暴毙,母子皆亡,穆德帝转头就把那大着肚子的庶女迎进宫,封为皇后,便是如今的王皇后。
庶女出身,踩着表姐的尸骨上位,一直是王皇后心中最大的忌讳。
所以她为自己选儿媳妇时,发誓要选个高门贵女,让宫中其他妃嫔挑不出毛病那种。
贴身嬷嬷听咏妃发完牢骚,吓得魂飞魄散,忙环顾四周看了看,见没有旁人听到,才松了口气,嗔道“我的娘娘哟,话虽这么说,但阖宫上下谁不知道,王皇后和五皇子是陛下的心尖肉,谁都说不得骂不得,您这话可千万别被外人听见了。”
咏妃没有良好的家世,没有艳丽的外貌,却在宫里屹立二十年不倒,还将生下的三皇子平平安安养大,给他娶妻生子,自然有几分本事的。
她也就在心腹跟前发发牢骚,遇上穆德帝和王皇后,她那心眼比马蜂窝都多。
只是已成年的皇子中,大皇子早逝,二皇子是个不通文墨的武夫,性格憨里憨气,四皇子最喜诗书,但他将自己读成了个呆头鹅,母妃家世不显且胆小,母子俩抱团瑟缩偏居一隅,不跟人争。
算来算去,竟然只有咏妃所出的三皇子是个脑袋清晰的正常人,成年后循规蹈矩在父母安排下娶妻生子,进入朝中任职。
因此也被王皇后和五皇子认为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半年前三皇子妃诞下嫡子后,更是成为王皇后的眼中钉,恨不能将他们祖孙三人连根除掉。
近来王皇后频频对三皇子出手,只可惜咏妃没有其他仗势,只能背地里骂一骂她,发发牢骚罢了。
言诉带着穆德帝赏赐给咏妃的蜀锦来到永宁宫时,就看到一脸端庄且热情的咏妃命人恭恭敬敬接过蜀锦,然后让心腹拿出一个鼓囊囊的荷包塞进自己手中。
他下意识掂了掂荷包的重量,发觉还真不轻,脸上露出原身收到好处时那种鸡贼的笑。
“咏妃娘娘,杂家另外还有要事跟娘娘交代。”言诉一双黑眸朝左右看了看,扯着嗓子道。
咏妃立刻意会,将宫人赶了出去,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他二人。
“不知闵总管有何吩咐”
作为穆德帝身边的红人,无数妃嫔争先恐后想要拉拢原身,原身本可以跟有实力的妃嫔合作,循序渐进,将王皇后和沐王一举击破,但他报仇之心太急切了,也太相信自己手握的权柄,非要单兵作战,最终将自己玩死了。
言诉谨记着他的教训,这后宫之中除了势大的王皇后,聪明人不少,但聪明到能够自保且保护孩子长到成年,能够跟王皇后母子俩争一争的,只有咏妃。
咏妃出身低微,没有娘家可以依靠,她为了避嫌,给三皇子霍玄瑞娶的妻子只是家世中等的嫡次女,导致三皇子没有岳家助力。
所以在宫里,他们两人结盟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上个月有朝臣参三皇子在户部整日游手好闲,只知道结交朝臣,陛下震怒,将三皇子调到工部,咏妃娘娘可知,那位朝臣的幕后主使者是谁”言诉勾起唇角,直视咏妃,不紧不慢道。
咏妃拧眉,她的儿子她再了解不过,为人做事向来勤谨,从不偷懒,哪怕在户部职位不高,他也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分内之事。
被朝臣参奏一本,咏妃早已猜到是王皇后所为,她心中愤懑,只是势单力薄,在朝中无人,哪能撼动得了王皇后这棵参天大树。
听话听音,闵总管这人在宫中向来颇有傲气,不肯结交妃嫔,只一味在陛下身边钻营,咏妃其实早已有收买他之意,但未能成功,但现在似乎闵总管主动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都是聪明人,咏妃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瞬间变得晶亮,带着希冀看向言诉“闵总管指的可是那位”
她手指了指坤德宫的方向。
言诉点点头,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话锋一转提起今日坤德宫的夏日小宴“听说皇后娘娘特意请了沐王府的玥薇郡主前来赴宴,咏妃娘娘难道没发现,她对玥薇郡主似乎宠爱过头了。”
咏妃眉心一拧,不懂闵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