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间的魔法对决经常是无形无相的,致命的魔咒在肉眼中不显露出任何痕迹,最多只有些许光影的异常证明它们的存在。顷刻之间,还在说话念咒的法师就突然暴毙当场。 这或许是起司一直以来所有意无意奉行的理念,其原因在于他之前总是身处人群之中。在常人的世界里,魔法不该喧宾夺主,不论是故意还是被迫,法师们总是在遵循着这一原则,异常的施法带来恐慌和其它情绪,从而不可避免的制造出漩涡将本人卷入其中。 然而在人迹罕至之地,乃至常人无法抵达之所,魔法就可以变得肆无忌惮,不再顾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和视觉冲击,只追求效率,美感,以及其它会被施法者在意的东西。 粗糙漆黑的石头带着高速滚入雪地,像有十几个热爱玩雪的孩子在推着它一样疯狂旋转,每一次转动,又都会从荒原里裹上一层白色的外壳。 随着外壳越卷越厚,它们的间距也跟着扩大,同时原本沉睡在雪中的其它石头或杂物也跟着被卷入其中,成为这些魔法造物表面的装饰。 当旋转终于停止,屹立在荒原上的是一堵两米多高的,由一个个圆形和椭圆形组成的雪墙,这些墙体的表面总会有一部分汇聚在一起的石块,仿佛那些东西是它的眼睛。 雪地中的鱼鳍无法穿过圆形雪墙,它们唯一的突破路径是圆形与圆形之间的间隙,和墙体的上方。随着二者之间距离的快速缩短,鱼鳍开始颤动,仿佛雪面下方有什么东西正要破土而出。 “轰!” 积雪破碎,闪烁着有幽蓝色光芒的鱼形造物爬出了藏身的雪层。它们的主体材质依然是雪,可经由镂空胸腔里那枚指甲盖大小的不规则蓝宝石散发的光芒照射,这些鱼形雪人的表皮居然呈现出了类似被鳞片覆盖的纹路,和如同几丁质一样的光泽。 象征关系下的魔法,这在万法之城会被归为图腾学派,但作为最原始和古老的法术脉络,象征关系在法术和法师间的运用可谓千变万化。有的人可以借助法术赋予原料本不具有的特质,有的则能进行深度激发。 两者其实并不冲突,高明的法师能在短暂的施法过程中同时兼顾它们。比如起司的圆形雪人,就突出了雪的粘稠,即大量积雪相互挤压之后所产生的,虽不是统一固体,却让人一脚踩进去就拔不出来的,有如沼泽般的质感。 这比单纯的凝结冰块要可靠的多,因为厚实的冰块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型的,仓促构筑冰人,结果往往是表面非常脆弱,稍一撞击就会碎裂。 可粘稠的积雪依靠的是重力和雪的特质,这点与流沙倒是颇为类似。对上这样的魔法造物,寻常的兵器不论是利器还是钝器,都无法造成有效杀伤,力量会被分散直至无用。不夸张的说,要逃离这些雪人并不困难,可要想正面突破它们,难度在短时间内丝毫不亚于翻过城墙。 可它们要迎击的对手并非人类的士兵,而是同样由灰袍制作的魔法先锋。闪烁着蓝色光芒的鱼形雪鲨有着鱼类不该具有的四肢,不算长也不算短,刚好可以让它们在雪面和雪中快速移动,而后撕开面前的障碍。 这些尖兵的头部被设计成了尖锐的流线型,如果四肢无法发动进攻,光靠这里也能将马车之类的载具顶翻。因此它们的第一次冲锋,就是以舍身的方式,试图用头部的撞角直接打碎拦路的雪人。 “噗!” 很难想象两种由相同材质制成的事物,碰撞时会发出这种明显一硬一软的声音。雪鲨的头部如锥子一般携带着游弋时的动能,和飞跃而起的势能,深深刺进雪人的肚子。 雪人却动也不动,像是对遭受的伤害浑然未觉。一般来说,这种简单造物都不会有什么智能,更加谈不上战术。可如果真是如此,为何雪鲨的尖锋都不偏不倚的朝着雪人内部的石头核心刺去呢?又为何,雪人的核心早已转移,躲开了对手的进攻呢? 这种造物之间的争斗,某种程度上是两个法师智力的比拼。造物本身不会时刻受到控制,它们的行动方式早在被创造时就已决定,决定战斗胜负的,除了造物的精致程度和原料的使用之外,还有法师们对对方造物行动的预测。 如果今天仓促制作雪人来防御的法师没有想法,只是制作了一个体型足够大的雪球,那雪鲨的第一次冲击,就足以震碎作为雪人心脏的核心部分,从而让其再次崩碎成一地雪花。 不过光是看其来势汹汹的样子,起司便已经猜出了对方的攻击多半要利用撞击的力道,又怎么可能不让造物们做出准备? 当然,总是猜测对方的后手是没有尽头的,脑力总会在推测中耗尽,若想真正获胜,必须抓住时机,化守为攻。 雪球,继续向前滚动,裹挟着头部刺入其中的雪鲨,仿佛要通过这令人窒息的拥抱,将对方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