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9章:方案 华海汽车作为华青控股集团第一个独立出去的子公司,这件事在华青控股集团还是很受重视的。 华海汽车也做了很多的方案,包括独立出去以后,在公司的股份上,在公司的运营上,还有战略规划啊,和总部这边以后的从属关系等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规划。 但是不管是财务上的独立,还是经营战略上的独立,或者说是人事管理上的独立。 说到最后都不过是一个股权上的独立,要是控股权不独立的话,那扯其他的独立就完全是扯淡了。 所以现在华海汽车想要独立出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母公司,也就是华青控股集团赎回自己公司的一部分的股份。 而整个华青控股集团的股份控制呢,又比较特殊,姜小白是最大的股东,然后有一些小股东。 华海汽车想要赎回自己的股份也就相当于左手倒右手的事情,独立之前呢,华海汽车的大股东是华青控股集团,小股东是田园啊、毛振华啊这些子公司负责人和一些高管之类的。 但是这独立以后呢,华海汽车的大股东,成为了姜小白和原来华青控股集团小股东的众人。 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华海汽车的大股东依旧不是负责人。 依旧不是华海汽车的负责人,占有大部分的股份,只不过大股东从华青控股集团,换成了姜小白而已。 可实际上,这么一边变幻,带来的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之前是华青控股集团,华青控股集团姜小白虽然说是大股东。 但是华青控股集团,是一个企业,控制起华海汽车来,肯定是从三个方面下手的,一个是企业的经营战略。 华海汽车厂肯定要配合华青控股集团的企业战略的,不能够你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另外一个是人事管理方面,华海汽车要是有什么重要的人事变动的话,肯定要上报华青控股集团,经过华青控股集团允许以后,才能够变更一些管理性的岗位。 最后一个就是财务管理方面,有什么重大的财务输入,输出之类的,都要上报华青控股集团,比如说拿地建厂啊,比如说更换一些生产线,比如说引进一些技术之类的。 有重大的资金输出的,必须要上报华青控股集团总部,等到总部这边报批以后,他们才能够行动。 而重大的资金输入,比如说大的订单之类的,同样要上报总部批准的,总部批准了以后才能够合作。 这一来一去的,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程序。 而这就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控制,其实出了资金、财务和人事三个主要的方面以外,还有什么信息啊,资产等方面的管理。 一个集团公司,对于下边的子公司控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尤其是集团对于华海汽车这样的子公司,业务范围跨度大、子公司层级多、跨区域甚至跨国家经营的问题,面临着多元化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冲击,集团公司想要在如此众多的业务、子公司、区域之间取得整体效率、效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要是控制太紧,不但集团公司力不从心,而且子公司会失去灵活性和创作力,从而使整个公司失去活力;如果放松控制,则会出现子公司各自为政,偏离集团发展战略,不仅会浪费公司资源,而且容易形成内部的不当竞争。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就是集团对下边的子公司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小一点的还好,像是华青控股集团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非常复杂的。 华青控股集团因为有姜小白在,充分放权给下边,还算是好一点,要是像国营企业,这样管理企业完全就是一团糟了。 所以集团是大股东和姜小白等个人是大股东完全是两个样子的。 姜小白等人虽然是大股东,但是却不会以个人的名义去敢于华海汽车的发展,而是通过股东会选出来董事会的成员的,董事会的成员,选出来董事长,董事长的对整个股东会负责。 这和原来的集团直接控制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所以说看起来股东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的变化却非常大,华海汽车厂也能够实现独立了。 至于说所有的股份都归华海汽车厂所有,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的,华海汽车厂总是要归一个单位或者地方所属的。 不然的话难道还能够把所有的股份都分给华海汽车的全体员工持股不成,那就更加乱套了,总不了多长时间,这个企业就要倒闭了。 要是说把所有的股份给华海汽车厂的负责人田园和毛振华,那更不可能了,两人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的,要是真的拿出来了,也成了国营企业里边的曲线MBO了。 所以华海汽车的独立,只有这一种方式,那就是把大股东从华青控股集团,变换成为姜小白,然后小股东是原来持有华青控股集团股份的其他人,比如说王猛啊,王超啊。 元老就是这个待遇的,不管企业发展的多好,都有人家的一份,这个没有办法的。 不过哪怕就是这样,田园和毛振华两人也是非常乐意的,最起码华海汽车厂,是真的独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