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女生耽美>逆袭从上元开始> 第二百二十四章 跋禄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四章 跋禄嘉(1 / 3)

跋禄嘉

第二天,从一大早开始,迎接队伍的信使,就开始不停地往来于队伍和工地之间。

前去迎接吐蕃使节的是鸿胪寺寺丞王端,这家伙跟着张玄则混了好多年,自然清楚太子是不可能出城这么远迎接一个吐蕃使节的,哪怕这个使节也是贵族。

从接到吐蕃使节开始,王端就一直保持沉默,一直到靠近关内道,这才跟吐蕃的使节,偶尔聊几句。而临近长安的时候,他就一反常态,变得格外的热情,跟吐蕃的使节各种聊天。

其中,就包含旱灾的事情。

从入境开始,吐蕃人就一直在打听旱灾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唐人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应当尽力地遮掩才是。

结果,令他们无比意外的是,不管在哪里打听,对着什么人打听,他们得到的消息,都是确认了旱灾的事情。

如果百般打探,最后千辛万苦地打探到旱灾是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还不觉得意外。可是这样的顺利,反而让他们无比的担忧了。

唐人不可能是傻子,旱灾这样的事情,泄露出去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当权者不可能不清楚。所以,他们打听旱灾之余,不由得多问了一些问题。

于是,他们知道了,唐人不仅没有因为旱灾而受到打击,反而还趁着旱灾的到来,开启了道路的工程?

大灾之年不兴土木,这是中原人自古以来的习惯。

而他们不仅没有歇工,反而大规模的修路,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根本不怕旱灾,朝廷,甚至可以一边赈灾一边进行工程。

这就是开玩笑了,虽然吐蕃正式跟中原接触的时间比较晚,但是他们还是比较了解中原的。中原的土地虽然肥沃,但是自从大唐立国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很快,他们的粮食也不怎么够吃。

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从哪儿变来的那么多的粮食,用来赈灾?

于是乎,使节团对于这件事,产生了两种意见,一方认为大唐是装的,装作什么都没事儿的样子,实际上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应当立刻传信回国,趁机进攻大唐才是。

而另一方,则认为大唐完全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必然是有猜不到的原因存在。吐蕃跟大唐虽然经常有摩擦,但是两国的关系,还是稳定一点,不要真的撕破脸皮,到了那一步,就没办法挽回了。

两个派别各执己见,谁也不想听从对方的意见。这样对立的结果就是,明明是一帮吐蕃人,但赶路的时候,却分成了差不了多少的两帮。

作为吐蕃对大唐鹰派的一员,使节头领跋禄嘉,却并没有加入对抗大唐的一派。甚至于,在王端开始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还笑脸相迎,侃侃而谈。

因为曾经在中原深造过,跋禄嘉深深知道这个国家的强大。当然,他也清楚,自己出使大唐,就算看大唐不顺眼,也不能表现出来。

在大唐学习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最不应该,也最庆幸学到的,就是虚伪。

尽管他恨不得将大唐的西部区域,全都变成吐蕃体弱多病的人休养生息的乐土,但是,他却并不会表选出来。

队伍开始还走在大路上,可是当走到一个路口的时候,王端却让队伍停了下来,对跋禄嘉拱手道:“这里是岔路口,如果继续走大路的话,咱们还需要好久才能抵达长安。但是,如果咱们转走正在修建的小路的话,就能提前半天左右的时间抵达长安。如何选择,就交给你决定吧。”

走另一条路能快半天的时间?

想到自己从高原来到长安这一路上的奔波,跋禄嘉不由得心动起来。

大唐的西部地区,好多地方也是落后的,走了好久的山路,吃了好久的干粮,再加上这些年来从没有重回长安,他对抵达长安的那一刻充满了期待。

“那就走快一些的路吧,正好,也让我等看一看,大唐正在进行的工程,是什么样子的。”

见跋禄嘉选择了这条路,王端偷偷得松了一口气。就算他不选,自己也要把他送到这条路上的。

上了路,跋禄嘉就把头探出车厢,观看这条新建的路。

大唐的官路他不是没走过,但是,像这条路一样宽敞的,他还没有见过。

寻常的官路,能容纳两辆马车并驾齐驱就不错了,但是这条官路,居然宽敞到能容纳四辆马车并排前进。

而且....

马车一直在往前走,没见拐弯,就算拐,也是那种微不可察的小弯。

这条路,居然是这么的笔直!

从小处看整体,跋禄嘉忽然发现,大唐这条路的修建,或许投入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