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军司令部,扬司令正和政委,讨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一位的参谋进来报告:报告司令员、政委,李副司令和王参谋长同时来电,说已经做好出击准备。 扬司令问一下政委:老冯,你觉得现在出击怎么样? 政委说道:我认为没问题,司令员,请下命令吧。 扬震宁当即道:命令,全军出击。告诉李林和王德,这个64联队,不过是开胃菜,小松原道那老日的,才是咱们的正餐! 另外,告诉骑兵师孙胜利,和2军3师的吴先志,让他们把口袋扎实了。 如果说,扬司令他们在这里,是吃大餐的话,那么由2军长韩山,率领丁林的4师和陈战的特战旅,这一万多人,攻击两千多小日,简直连汤都算不上。 不过,他们有一个全国军人,都非常羡慕的事情,那就是他们有可能是,第一支将小日子军,打出国门的英雄部队! 1938年7月20日,就在小日第23师团,以及另外的配属部队,即将被歼灭的时候,2军长韩山率领丁林的第4师1万三千多人马,分别攻占了汪清、安图、龙井等地区,完成了对廷吉的合围。 同时,特战旅陈战,派出两个中队,完成对大平岭地区,那两个小日中队,以及一个伪军团的奇袭。主力则从汪清直插到图们,彻底切断延吉小日大队的东逃之路。 他们并没有在图们布置防线,而是乘着夜色,偷偷过了江。 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拿下南阳,然后直线南下,沿路拿下会宁、古茂等地,最后突袭清津城。 这一路上,就是要发挥它们特战技能了。不过,如果真的遇上小日的大部队,还是可以请求空中支援的。 之所以要突袭清津,因为这里是小日驻朝部队,北部边区的指挥中心。 整个朝国北角,小日子军以摩天岭和咸镜山之间,两条东、西水为界,南边为第二梯队防区。 北边则是第一梯队,也是重点防御区域,此地驻扎着不少驻朝部队。 原先,驻朝部队辖制两个师团,分别是第19和20师团。清津地区,驻扎着整整一个旅团的步兵,其它还有炮兵等部队,至少两、三个大队,战力非常强大。 后来抗战爆发,第20师团被调往华北作战。驻朝部队兵力不足,只能抽调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到别处驻扎。 现在该地区,只有第19师团直属的、重炮15联队、山炮兵第25联队、和高炮第5联队各一个大队,以及步兵第74联队,驻扎在这里。 指挥部,还是设在清津城,只要打掉这个指挥部,那么,以上所说各部,将失去统一指挥,这对人民军对其各个击破,是非常有帮助的。 出国作战,首先要了解情况,因此,向导就极为重要了。好在独立军,有的是朝国人,甚至清津地区当地人都有不少,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侦察问题。 正好,同周国中司令,一同调到步兵第1集团军,当副政委的崔石同志,就是朝国人,而且他还和韩山搭档过一段时间,因此,周司令就派他出任这支队伍的代政委。 还别说,崔政委的到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摩天岭、咸镜山,以及白茂高原,这一大块山区的白山黑水间,隐藏着众多的朝军游击队。 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竟然藏着十几支游击队,上千名游击队员。 还有,这些游击队员当中,居然有不少人,会说华国话和小日语,都是交通员或侦察员,为游击队采办物资。 只是这些人的行动,没有能瞒过特战旅的侦察兵。 也不是那些游击队员不小心,而是特战队的望远镜太变态了,比小日的不知道先进多少倍。 平常所谓的安全视距,在特战队侦察员的镜中,一切都非常清楚。因此,他们没有能逃脱侦察兵的追踪,很快就被找到物资转运站。 不过,这也只是咸镜山北部的一部游击队,只有几百人,他们就是在茂山、到古茂山之间的交通运输线两边活动。有时候,也会渡过图们江,在白金至广坪这条交通线上,打小日的秋风。 其实归根结底,这些队伍,还是出身于抗联的前身呢,与抗联有着一个相似的起源。 当时,许多年轻的朝国人,纷纷组织起来与小日子抗争,后来又参加了抗联。 不久后,他们的组织,就派回数十支队伍,回到这边发展武装。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这期间,也因为小日子的20师团调走,兵力不足的原因,没有足够的兵力围剿他们。 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时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