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虚心受教, 将老嬷嬷的一本手册和一本药典接过来开始认真学习,重要内容抓空抄录下来,这可是宫里传出来的, 一定要好好记下。
不过按她们的要求现代人的生活都是垃圾,那些烧烤摊夜夜火爆不都是被人捧起来的?那些贪恋冰凉的孩童岂不是一个个在燃烧自己生命?还有那一片片肥美的生鱼片,高脂高糖的甜品,不知成了多少人的最爱。
人们为了口欲很少再去节制,但作为想成为美食家的安然却不能不去了解认知。
于氏的顺风顺水让安然有了一道狐假虎威的光环, 到哪儿都被人高看一眼,别人客气,她更客气,虚心求教学习府菜中的大菜, 大菜几乎都很耗时耗力,材料贵重,做起来更是精雕细琢。
学会了海八珍就学草八珍, 山八珍因为食材的稀有只能找机会。而草八珍性温平和,与鸡鸭一起炖煮很适合于氏。安然的好学勤奋慢慢赢得了老嬷嬷的认可, 于氏对安然这种敬业态度非常满意。
这样调理了一年多后于氏再次怀孕, 为此安然还得了赏钱。趁着于氏高兴,安然求了恩典, 终于将自己一哥转为正式厨子,两个侄子也进了厨房。
只是于氏这次又生了一个女儿, 不管男女,只要是自己生的于氏就喜欢。有了女儿的喜悦没持续多久,京城娘家就出事了。于家的天于敏中病重,几个月后病逝。
哥嫂带着婆婆侄子回原籍,族里侄子却侵吞了于家老家的家产, 族侄被于氏的侄子告上官府,这一事惊动了皇上,皇上命令地方官彻查,这一查却查出了问题,大清清官于大人京城的家产和老家的家产居然查出两百多万!
结果上报后乾隆都被震惊了,他相信了那些弹劾是真的,但为了保存于敏中死后最后一点颜面只让人没收了于家家产,给于家留了三万两生活费,那个侵吞家产的族侄被判流放。
本以为这事到此为止,没想到又有案子将于敏中牵扯进来,甘肃冒赈贪败露,涉嫌百名官员,因此事被杀者56人,而主犯却是于敏中。乾隆处置了一批官员颁布一道谕旨,一句“宣年力久,且已身故,朕不忍追其罪”再次将于敏中罪责轻描淡写过去。
几年后乾隆想起此人终是耿耿于怀,最终将于敏中撤出贤良祠!这是后话。
于氏知道娘家连番出事便将侄子接过来安排进孔家庶务中。程氏敢怒不敢言,只能每次去婆婆那里请安时抱怨几声,何太夫人开始打岔混过去,听烦了便道“你要是有能力就夺过来,没能力便闭上嘴巴!”
她还烦着呢!她的儿子正值盛年的衍圣公身体却出现问题,儿媳不担心自己男人反而为这些事叽叽歪歪的!何太夫人还真冤枉了程氏,在整个府里要说最紧张衍圣公的没过程氏,如果没了男人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现在于氏让她的子侄在逐步参与着孔家庶务管理,而她的儿子还没起来,等他们长大家里还不定是谁的天下呢!
像她着急的还有两位叔祖,他们的权利一点点被剥夺,如果衍圣公出了事他们相信管家权一定落到于氏手里,至于大公子他们是不抱任何幻想,大公子因老爹和爷爷几次被皇上斥责早已歇了任何心思,一心只想读书做学问,家务事一概不管。
衍圣公府因衍圣公状况不断恶化呈现一片阴霾,衍圣公拖着病体向朝廷呈上奏折,因病告退!随着皇上嗣封孔宪培袭爵的圣旨还来了太医,太医只将老衍圣公的生命延长了一年最后还是医治无效。
于氏正式成为府里的女主人,程氏退居后宅为太夫人安养。
于氏将府内庶务接管过来,大刀阔斧地重新整顿一番,管理人员大换血,几乎都用上了她自己的人手,连白玉小玉都有了自己的差事。
安家以为安然这次一定会被重用,没想到等了一个寂寞。
安然不奇怪,她毕竟在程氏那里待过,于氏的心眼有时很小,有时还很神经质,她若不相信的人怎么也信任不起来。她怀疑过安然给她吃了什么以致她不容易怀孕,即使怀孕也没生男丁。
她怀疑却还想用,于是安然继续呆在小厨房跟着两个嬷嬷整日吊着各种汤水,做着各种滋补营养品。
安然看看手里的书册,还有部分没看完,应该是没看懂。很多地方她边看边要问问两位嬷嬷。经过解释方明白。这样挺好,安然很满意,只要自己还有事就不想出去。
外面的风风雨雨仿佛与她无关,既然有送上门的师傅为啥不学?
府内整顿好后于氏开始对府外下手,让侄子继续接管产业。孔家的产业实在是庞大,有些根基太深暂时无法动摇。于氏没强求,她现在想做都没办法,主要是人手不足。她刚来几年?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可信的更少。
于氏太需要人手了,孔家家族有的是人,谁都想分一杯羹。那么最好的路线便是与于氏侄子搭上关系,于氏侄子也需要笼络一些人手,两厢各有所图,于氏侄子身边便有了一些人手。可两位叔祖经营了这些年岂是那么好动的?
于氏侄子接管下来困难重重,以至于发生了多次内斗群殴的事。
双方各执一词,到衍圣公跟前评理,衍圣公感觉头大,他根本不想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