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呢?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位毗沙门天王,这位兄弟确实是引进神,他就是为中土佛道两家看门的四大天王之北方多闻天王。其佛家形象是一手持伞,一手握貂,是《封神演义》中魔里红,魔里寿的原型。另外,他还有一个形象是持戟怒目状。
如《周长史昉画毗沙门天王歌》: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
在《封神演义》,《西游记》成书前,毗沙门天王就是毗沙门天王,在中国神话体系拥有独立神格。没有任何典籍说毗沙门天王手中托塔,也没有任何典籍将其和李靖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李靖,其原型是唐代同名军神,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他不但通兵家,亦通道家,曾为道典《阴符经》做注,既《阴符机》。我们之前就说过,道家的神格是天,地,君,师,贤,是一种祖祭文化。李靖作为唐代军功最为显赫的人物,出身道家影响力最大的家族之一李氏家族,得入神班,也在情理之中。他在唐代的封爵为卫国公,故又称李卫公。卫有守卫护持之意,因此仙界托塔天王也是护持仙班的职能。后晋石敬瑭追封李靖为灵显王,这才是李靖真正的道家神位——灵感天王的正源。
后世有人篡改《真灵位业图》将毗沙门天王冠名于李靖之前,这是明显的伪本。本作当中已经提到了《真灵位业图》的来历。陶弘景全书不曾出现沙门二字。
还有人指出托塔天王所托之塔是浮屠的象征。你看,咱们为什么要先就塔这个概念掰扯一番呢?托塔天王掌中托的那个东西,你告诉我是浮屠坛?印式浮屠和中国塔完全是两样东西。
李天王托的这个塔是有名字的——三十三天黄金宝塔。
这个三十三重天,是有寓意的。原本道家讲的是天有九重(《太玄经》)地入黄泉,佛家本说九天十地,后来又演化出二十八重天。道家一看,不行啊,他们这么一加显得道法高深,咱们不能被比下去,也得加。所以道家把地府下探十八重,又在佛教二十八天的基础上,加了四梵天,共计三十二天,这是属于佛家的天。而三十二天之外,才是道教大罗天,大罗天凌驾于佛教诸天之上,为第三十三天。李靖亦是大罗金仙。
所以三十三的寓意,本来就含有了《封神演义》佛本是道,道法凌佛的寓意。黄金宝塔的制式,也是标标准准的中国塔。
后来因为三十三这个数字不是吉数,道家又在三十二天和大罗天中间加了三层三清天,凑足了六六三十六这个数字,算是吉利了。《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认为,此九天各生三炁,每炁为一天,合二十七天。通此九天,为三十六天。算是将九天说和三十六天说做了一个整合。
最早将李靖记入仙班的典籍,是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该书细数儒,道,释三教神祗,其中李靖明明白白列入道家,为玉帝座下大罗金仙,曾经与助哪吒打死“石记娘娘”,这就是其后《封神演义》中哪吒打死杀石矶娘娘的出处。
再次提示,在文化兴起前,毗沙门天王从未和李靖概念捆绑。两者形象完全不同,因此李靖出毗沙门天说可休。
与之不同的是,哪吒和毗沙门天王倒还算是有些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基于错误的认知。这也有可能是后人将李靖与毗沙门天王做反向关联的唯一逻辑点。
毗沙门天王有一个儿子叫那罗鸠婆(Nakuvara),曾经被缩译为那吒。这里的那,读na,与唐音不同,而近现代音。“那”这个字,因为被用来大量音译na的读音,在中文的发音里也产生了变化,偏离了原本的读音;/p>
哪吒就是那吒,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因为那罗鸠婆在印度神话故事中都是些非常滑稽的配角。《罗摩衍那》里的那罗鸠婆,其未婚妻被叔叔大反派罗波那所强。因此他对叔叔使用诅咒,致使罗波那以后与女子啪前都要经过那罗鸠婆的允许,否则必爆头而死。这个诅咒最后保护了主人公罗摩的爱人西塔。《薄伽梵往世书》里,那罗鸠婆因为偷看天女洗澡和哥哥一起被诅咒变成了树。最后这两颗树救下了黑天,再次化为人形。《佛说本生经》也提到过那罗鸠婆,说他是一个和女王有染的宫廷乐师。
这其中没有一个形象能和中国的哪吒对得上。
所谓哪吒出佛的出典:
晋代《佛所行赞》:今王生太子,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
这里一未提李靖,二未提哪吒,完全是后人的附会。
《太平广记》那吒献佛牙,仅称:宣顾视之,乃一少年也。
并无带有今日哪吒特征的描写。
现存最早提及那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三头八臂的书,是《景德传灯录》。
这确实是一本佛教典籍,属禅宗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