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吃月饼。 每个大夏人都不会陌生。 这玩意掐指一算。 也吃了有差不多几千年了。 但吃的久不仅说明味道还行,还意味着——花样巨多! 在吃完最后一顿南瓜的第二天。 唐磊蹲在后厨,看着堆积如山的食材,问叶莲娜。 “小叶,想吃啥形状的月饼啊?选择困难了。” 叶莲娜掏出小本本准备点菜:“都有啥啊?” “粗略一分的话,大概有苏式,广式,京式,还有个潮式的,以及一些小众的。” 唐磊找了个笔给她画图解释。 其实大夏最常吃的也就是苏式和广式。 这两个特别好分,看皮儿就行。 圆圆千层酥掉皮儿的,就是苏式。 用的就是油酥手法,唐磊之前做一些点心也揉过。 这月饼相比其他有个特点。 全程是不用模具的,全靠手打。目前做的最好的在苏州稻香村。 广式则是面粉碱水包的油皮。 形状规整,上头用模子印花。 看着好看,精巧,软而不松,香甜还有点而韧。 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一种。 无他,就是一个美观上档次。 好不好吃不说,盒子包装是大头! 唐磊记得他来之前,大夏已经开发出了梳妆台盒,纸雕月饼盒。 尤其那个纸雕,打开来自动叠出层层彩云,明月和山水,还特么会亮灯! 成功让唐磊斥巨资买了,然后把饼掏给小孩了,只留了盒。 “今年应该已经出到带音乐款了吧。” 他感叹道:“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来个喷水喷雾的,最好带条龙……” 叶莲娜:“唐哥你好像跟我讲过的那个什么买盒子还珠子……” 唐磊轻咳一声:“那毕竟是龙么!” “继续继续。” “再说京式月饼哈。” “京爷的饼呢,就是纯正的北方小吃,他们中秋拜的也不太一样。” 大部分地区拜嫦娥拜月,京都拜的却是兔儿爷。 传说曾经京都有疫,嫦娥令兔爷下凡发药。 这药有红白之分,京都的月饼于是就叫自来白,自来红。 “这个饼别的好说,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没烤之前,都是白面。” “但做出来之后,自来红上就会多一轮红圈。” “而且京爷条件好么,喜欢用麻油做饼,比起荤油,又多一种浓香。” 也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条件。 京式饼除了这俩传到现在之外,还有一个少不了的隐藏款:宫廷饼! 那会的荤油和酒都能做的很清,糖的纯度却不高。 所以京都厨子专门为上供进宫发明了一种做法,名叫“提浆月饼”。 也就是在熬出糖稀后,把油和蛋白液混进去静止。 达到油不上浮,浆不下沉,让糖汁清澈无杂味。 不过后世白砂糖的纯度大大提高,这种做法也就少了。 这三种流传于世的说完了,就到了最少人知道的一个月饼派系。 “潮式月饼”。 这个流派起源就在爱吃牛肉火锅那地儿。 可能是因为和广式离得不远,经常会把他俩算一家人。 但实际上这俩从外观到内核都差得远。 首先,潮式月饼也叫朥饼,朥,动物脂肪,也就是通俗说的油。 这名字就说明了,这一款也是酥油饼。 而且相当重油重糖。 外地人单吃可能会觉得甜腻,但别忘了,这块地儿就没人不喝茶的! 所以这是一款配茶吃的月饼,越重口越好。 内馅上,也是相当放飞自我。 像广式月饼,内馅主要是两种。 一个是莲香楼首创,鼎鼎大名的莲蓉馅! 配上各种蛋黄啦椰蓉啦,全国各地都挺受欢迎。 另一种就是杂馅,别人包什么它包什么,经典豆沙冬蓉之外,还有水果款。 就是那种黏糊糊,半透明,似乎是果糖果酱掺着来的馅儿。 唐磊私心觉得,抛开对科技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