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去上市公司调研产业,还是购买上下游的相关数据,或者是购买其他三方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又或者是通过商业间谍等手段,购买公司内部才知道所谓的商业机密。
都无所谓,这笔钱怎么用完全无所谓,只要是不违法,只要是不违规用于,可能会提升他的投资胜率和投资业绩的就可以。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这笔研究费用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基金经理所在公司的实力,如果是一家大的基金公司,出手比较阔绰,那么研究费用自然会比小的出手不是很阔绰的基金公司要多一些。
第二,就是基金经理在公司内的价值,一家基金公司给自己加顶流的扛把子级别的基金经理的研究费用,绝对比一般的或者说名不见经不传的基金经理的研究费用要多。
这两点无可置疑,大家都很理解。而李凡所在的基金公司,在国内虽然不敢说是数一数二,但绝对排名在前三之列。
而且李凡又是近几年整个国内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知名基金经理。
李凡可以调动的研究资源,可以使用的研究费用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比行业内的大多数基金经理要多得多得多。吃这几顿饭,购买之后的投研服务,对他来说还在他的能力覆盖范围内。
所以,对于李凡来说,无非就是消耗一些他可动用的资源而已,毕竟这些资源只能用来购买投资、研究、服务的相关内容,不能划到他自己的腰包里。
所以,其实对于李凡来说,也没有损耗什么东西,也没有付出什么太过惨重的代价。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购买基金产品的人,都是盲目地相信券商研究所研究报告、研究评级的人来承担。
对于资本市场上的人来说,生意很简单,就只是成本和收益,付出和获得而已,获得的是他们真实能够获得的,付出的往往是他们手中可以掌握的资源,可以调动的资源。但是大多数来说,通常来讲,这些他们付出的资源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所谓空手套白狼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