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临终与佛光合一则有一定把握。修出性光就等于已经拿到了登达彼岸的船票。 “一般修行者,都把生命的解脱希望寄托于死后,在真正开悟者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把握的死后或来世。 “当下对生命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当下对万缘的彻底放下既是解脱,当下一法不见既是如来,当下一无所求就是大自在。因此,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路上丝毫不会懈怠,决不把精进推到明天,成功的希望就在于觉悟今生,把握当下。” “听说,这也是与量子理论有关的。”张其金在说完这句话后,他的大脑里突然浮现出了几天前龙薇给他所讲的一些生死理论。 龙薇说道:“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而其中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释、道三家。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龙薇还说道:“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了。” 当时张其金也对龙薇说了道家的生死观,张其金说道:“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道家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 “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 “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藐视死亡。 “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不畏死亡是好的,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