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虽然放了郑鸿逵,但是郝摇旗这三将的功劳,包括五岳剑派这些武林高手福州之役,都立下战功,这些功劳一点也不能抹杀。 谁的就是谁的,该记什么功就记什么功。论功行赏,这一点,崇祯心里非常清楚,不能让手下的将士们寒心。 郝摇旗、袁宗第和李来亨三将跪倒谢恩。 等离开了皇宫,虽然他们三将得了奖赏,被记了功劳,又受到皇上召见和亲口的褒扬,这绝对是荣宠至极,光耀门楣的事情。 但是郝摇旗仍然嘴里嘟囔不休,认为皇上不应该就这么放了郑鸿逵,太可惜了。郑鸿逵是海盗出身,就是郑芝龙第二,放了容易,再想抓可就费事了。 郝摇旗是个大老粗的脾气,心直性耿,心里有什么就爱说什么。当初跟着李自成混的时候,他也是如此。曾经因为对李自成不满,郝摇旗还拉走了一支人马,离开了李自成一段时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现在郝摇旗归顺了大明武帝崇祯,仍然是这脾气。 袁宗第和李来亨比他强的多,知道郝摇旗的毛病,赶紧解劝。 “皇上运筹帷幄,放人自然有放人的道理,我们做臣子的奉旨而行就行了,多说无宜。” “是啊摇旗叔,袁叔说的对,你就别再牢骚了。赶紧回营吧,营中还有很多事情呢。” 郝摇旗只得作罢,三个人带着十几名卫队,打马如飞了回了他们的营地…… 等郑鸿逵和郝摇旗都离开了皇宫,崇祯看了旁边的王承恩一眼,王承恩的大白脸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崇祯道:“王大伴有话就直说,不必遮遮掩掩。” “爷,老奴什么事都瞒不过您,就是,恕老奴多言多嘴。”王承恩躬着个身子,说到这里顿了顿又道,“就这么放了郑鸿逵,会不会是放虎归山?” 崇祯就知道他要说这些,淡然一笑道:“其实朕也没指望他能够游说得了他的兄长郑芝龙,不过此人官声不错,做过登州副总兵,镇江总兵。他们郑氏家族中,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这一次是受了马世英等人的蛊惑和牵连,才误入歧途。朕就是想饶他一命,没有对他有太多的奢望。” “陛下圣明,陛下真爱菩萨心肠,郑鸿逵和他们祖宗几代都得感谢皇恩。”王承恩恭维道。 “是啊,此人必然能够回心转意,迷途知返。只是郑芝龙与郑鸿逵毕竟不同,他们兄弟会有翻脸的那一天。也不只是他们弟兄,郑芝龙他们父子也会反目,王大伴你就等着瞧好戏吧。”崇祯说着诡秘的一笑。 看崇祯说的成竹在胸,又蹊跷无比,王承恩不住的点头,心中疑惑,爷难道说的都是真的? 又一想爷神通广大,料事如神,绝对不会有假,倘若如此,皇上放郑鸿逵还真就放对了。让他们兄弟、父子反目,爷如此运筹也是独具匠心。 福州城外,十几里地的闽江边,站着一人。 此人非是别人,正是被崇祯刚刚释放不久的郑鸿逵。 此时的郑鸿逵心中已经起了变化,内心里感谢大明皇上,此前他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砍脑袋是最轻的。 早在大明武帝南征长江的时候,他就跟着马世英与大明朝廷对抗,镇江一战郑鸿逵大败而逃。 那时他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之路。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没想到又落到了大明朝廷手中。他哪敢奢望还能活命? 可是崇祯就这样三言两语放了他。 这曾经是他效忠多年的皇上,果然是龙目有恩,皇恩浩荡。 郑鸿逵看着滔滔的江水,心潮起伏,思绪翻滚。 皇上说的不错,他们郑家真是沐浴了皇恩多年,他和兄长郑芝龙从海盗出身混到了副总兵、总兵的位置上,大哥郑芝龙,还有他的兄弟郑彩、郑联,包括他本人,包括他们手下的大将施大宣、施天福和施琅、冯澄世等等,这些海盗一个都没被治罪,而且全都当了大官,他的侄子郑成功到京城读书,如此想来,的确是皇恩浩荡,他们不应该反对大明朝廷。 而是应该誓死报效皇恩,这才是为臣之道。 他郑鸿逵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受到了南明朝廷弘光的牵连,后来不得不跟着了乱臣贼子马士英混,大明武帝说他们是受了马世英的蛊惑也是有道理的。 看来大明朝气数未尽,三百年的江山是正统。 而且大明武帝崇祯货真价实,与崇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他当然辨别出来了,大明武帝并不是什么魔教的妖孽冒充的,更不是满清达子扶植的傀儡,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 郑鸿逵想到这里,仰望遥远的海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