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王莽达看着兄弟可怜兮兮的样子,心中既痛又恨。大明皇帝给他回了信,莽白必须到大明上京客居数年。 说的好听是客居,这其实就是被软禁起来了,说白了他就是人质 ,大明皇上已经不高兴了。什么时候大明皇上再对他们不满意了,咔嚓一刀,莽白就得人头落地,这是古代君王控制另一国的惯用套路。 而且现在莽白的身上有伤,别看大明皇上说无性命之忧,那意思是大明朝廷不会杀他,但是如果他自己死了,谁也没有办法。 因此这一分别等于兄弟二人的永劫诀,做皇兄的当然心疼皇弟。 但是莽达现在又恨莽白,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要跟孤争江山?即便是争江山,为什么要惹大明,大明是我们的宗主国,是主人,这难道不知道吗? 惹恼了主人,这就是下场。 因此莽达想到这里又恨这位兄弟,这是自作自受。 莽达现在爱莫能助,别看他是皇上,大明皇帝也是皇上,但是皇上跟皇上不同,皇上也分三六九等。 他这个皇上是朝贡国的皇上,因此对大明皇上的旨意不敢违,只能眼含痛泪送别这位兄弟。 李定国和黄得功率数万大军从缅地境内撤出,缅地王莽达亲自送了一程,又命令手下的大元帅阿达里带着人马将李定国他们礼送到边境。 数日之后,李定国和黄得功人马奉旨班师,回到了昆明府交旨。 崇祯非常高兴,在昆明府临时的皇宫行辕诏见了众将,李定国,黄得功,刘文秀,翁之琪,张杰,冯双礼,王尚礼,王复臣等,副总兵以上的将官一起参王拜驾,磕头之后山呼万岁。 “众位将军,免礼平身。”崇祯神采奕奕。 “谢皇上。”李定国等人谢恩起身。 接下来崇祯命令王承恩,给这些有功的将士记上功劳,将来等战事完全结束,一并论功行赏。 对死难和伤残将士也一并登记在册,将来按照大明例法进行抚恤,封妻荫子。 为朝廷做出了贡献,朝廷当然不能忘记他们这些功臣和烈士。 对于吴应麒和莽白,崇祯也没多问,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便投入大牢。但是崇祯传下旨意,对这二人不许虐待,更不需提审,一日三餐,管他们温饱,保住他们的性命。 数日之后,派出专人押送到上京,交给太子羁押。 四川和云南的边境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改土归流问题须一步一步来。 崇祯在昆明府小住了几日,把这里面的军政大权仍然交给黔国公沐天波,他仍然兼云南总兵,云南巡抚吴兆元和云南副使杨畏知协助他,共同治理云南。 武将之中留下大将王尚礼、冯双礼和王复臣协助沐天波守疆护土。 这三位都是张献忠手下的猛将,从归顺大明武帝崇祯以来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崇祯这次提升他们仨为副总兵,三将感念皇恩。 又重赏武林高手甄珠,让这位五毒教的教主返回贵州五毒岭,治理教众,继续为大明朝效力。 挑了个良辰吉日,崇祯搬师回京。 李定国、黄得功和刘文秀等8万大军整装待发。风卷旗帜呼啦啦作响,万千军将一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甲衣怒马,利刃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夺人的二目。 黔国公沐天波、云南巡抚吴兆元,云南副使杨畏知等地方文武恭送圣驾,一直送到了昆明城外。 昆明府的老百姓听说皇上要走了,万人空巷,自发涌上街头,有的哭天抹泪儿,跪地哀嚎依依不舍。 如果不是皇上及时驾临昆明,从沙定洲做乱,到禄万钟造反,再到吴三桂争抢云南,不一定要死伤多少无辜之人。 从崇祯登基开始,云贵一带就不安宁,播州土司杨应龙作乱好不容易被平定下去,几年后又发生了吾必奎的叛乱,然后又是沙定洲等人,这里老百姓早就饱受了战乱之苦。 他们渴望和平,大明武帝驾临云南,这才使得他们拨云见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老百姓是最知道好歹的,就这样的皇上要走了,哪里舍得? 他们像供奉神佛一样恭送,大明武帝早就成为他们心中的神。 看到万民动情的样子,崇祯也颇有感触。当皇上当到这个份上,自己可以对自己伸个大拇指了。 看来不修仙上天也罢,茫茫天际,怪兽肆虐,前方荆棘遍地,月球上也是如此,何况到了真正的天宫中,更是神妖共存,前路茫茫。 在这里当皇上也没什么不好,有民意如此,夫复何求?! 崇祯心神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