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种危局之下,其实他并不能确定,自己所做的那一切,是否能击败被皇太极统率的建虏八旗。
毕竟就当时所处的局面,大明谈奴色变。
敢真正向建虏亮剑血拼的军队,可谓是少之又少。
不过让朱由检再次做出选择的话,那他同样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毕竟己巳之变发生的时间越长,那对大明造成的伤害更大!
真熬到崇祯三年的话,不知还要死多少百姓,建虏要掠走多少人口、钱粮等。
对不善生产的建虏来讲,无疑壮大了他们的底蕴。
也让建虏八旗上下,更加崇尚战争,使得大明陷入到更被动的境遇下。
“……今军机处奉陛下旨意,已对随驾出战的各部大军。”
“勤王救驾的各部兵马、勇壮,完成相应的评功。”
“还请陛下念社稷之重,行封赏,以向天下彰显皇明之威仪。”
王洽当着皇极殿内群臣的面,向朱由检讲完所定之言。
在群臣的注视下,手持朝笏,对朱由检行跪拜之礼。
到自己了。
见到此幕的朱由检,收敛心神,伸手示意道,“爱卿请起。”
“此次国朝突遭变故,幸得我大明有忠勇者,念社稷之重,才得以大胜归朝。”
“朕先前就曾讲过,于国朝,于社稷有功者,朕绝不加以吝啬赏赐!”
“于国朝,于社稷有过者,朕亦不会放过一个!”
“此次朕特意召开大朝议,就是要对那些给大明立下功勋的良臣、悍将、健儿、勇壮,给予相应的赏赐。”
听着朱由检所讲的这些,位列朝班的阁臣、廷臣、朝臣等,心里生出不同的感触。
在这等环境下,天子依旧强调有功者赏赐,有过者惩罚。
这不得不让韩爌、李标他们,下意识想到被扣押在诏狱的袁崇焕。
而像王洽、李邦华、徐光启几位军机大臣,除了联想到袁崇焕以外。
还想到了被天子下旨整肃的内廷皇庄。
跟随在朱由检麾下,一块御驾亲征的这段经历,还有在军机处办差的经历。
让他们明显感受到天子的改变。
这一刻位列皇极殿内的群臣,包括经传讲宦官,在皇极殿外所聚群臣。
都等着朱由检下旨,宣读授赏圣旨了。
看着殿内群臣的神态变化,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
难得召开一次大朝议,若是他的一些政治目的。
不能借此机会明确的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这次政治典礼呢?
“在宣读授赏旨意前,朕有件事情要先宣读一下。”
在一众群臣错愕的注视下,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手握天子剑,沉声道,“既然是召开大朝议。”
“有些事情要先明确,若是这些事情,明确不下来的话,纵使是宣读再多的授赏。”
“对那些战死的健儿来讲,也是不能安心的。”
朱由检的声音,在这皇极殿内回荡着。
但却宛若一道惊雷,在朝班内的群臣耳畔炸裂开。
在知晓天子要召开大朝议,朝中一应大臣都揣摩到,天子必然是带着其他深意的,不然绝不会这般大张旗鼓。
现在他来了。
韩爌、李标、周道登这些内阁大臣。
刘宗周、毕自严这些院、部、寺大臣,王洽、李邦华这些军机大臣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
即便是王洽几人,按理说他们常伴在朱由检身边,理应知道的更多一些。
可此时朱由检所讲之言,还是让他们心里一紧,此事他们先前根本就不知情啊。
“建虏进犯我大明,为战胜以下犯上的建虏,而特设的军机处……”
说到这,朱由检停顿了一下。
处在上下摆烂的大明,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崩坏的财政体系。
其实有一件事情,是摆在朱由检面前,必须要设法解决的。
那便是建虏、流寇作乱的军事问题。
以内阁为首的大明政体,是以治理天下为主的。
像处理军事问题,尽管有兵部不假,但权力没大到能跟内阁抗衡的地步。
涉及国朝安定的军事问题,尽管在大明的文官群体中。
也不乏一些懂军事的文官,但多数还是不懂的。
觉得看了几本兵书,就能指手画脚,但这不是朱由检所想要的。
朱由检所想要的,是专门围绕军机要务而出谋划策,并跟内阁争取相应资源的军事策划、统属权力机构。
按理说大明有五军都督府了,尽管被大明文官群体架空了。
朱由检若真想达成这一政治谋划,直接启用五军都督府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