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威可不吃李密那一套,颇为不屑地冷笑啐道。顿了下,又迅速接道: “估算已经过亿,俸禄物资方面暂时不说,粮价也按最低标准算。光是每日正常饭食,就要消耗等若三百万金币的粮食,如果算上物资消耗、军制维持、武器磨损等,每日大约要消耗过千万金币,记住……是每日!魏国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需要多少子民维持吗?” 说到这,停顿了下,让众人心中稍微消化了下,杜伏威才又接道: “如果精简大军,就能把损耗转换为盈余,解决民生社稷问题,使得社稷更为稳定!更重要的是,如今军队,十五岁及以下稚童,占据了接近一成;五十岁以上,占据了两成左右,有必要吗?他们也不想继续上沙场,而是解甲归田,此乃军心!” 话落,杜伏威冷笑了下,嘲讽道:“对了,忘了魏国公是文官出身,对军事根本一知半解,哪会知道这些!” 李密脸色一黑,冷笑斥道:“淮国公这是强词夺理,不说天下之大,那些军队看似极多,分摊到数百上千个城池据点,根本没多少,完全负担得起。光是以我国的民生(指农业)经济,也完全供养的起。天下皆知,我国早就解决粮荒问题,并在大量补充各大粮仓,淮国公这理由不显多余吗?” “魏国公所说更多余,天下皆知,我国向来走的是精兵之道,要那么多军队做什么?想做什么?” 杜伏威摇头一语双关提醒道,又冷笑接道:“如果军队多有用,我国也难以如此快平定天下了?” 给人种感觉,好像是嘲讽李密,如果军队多有用,魏国公这个旧魏王,就不会举国臣服了! 最重要的是,是暗中警告李密,想要那么多军队做什么? 这问题,就可大可小了! “就如淮国公所说,或许很多军卒现实确实没用了,特别是那些老兵。但是,天下大定,我国就要抛弃他们,这明显是过河拆桥,就不怕天下人寒心?不怕军心哗变吗?” 李密毫不示弱地瞪视杜伏威,气概激昂地连声质问道。 在场众人沉默,氛围颇为凝重、压抑,还有……诡异! 杜伏威和李密,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火药味十足,就差当场撕破脸皮了。 两人都是拿军队说事,说的就是离王或当权者,与各位掌握兵权的将领的矛盾所在。 杜伏威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居心叵测,心怀不轨,就没必要掌控那么多军队了。 李密的意思是,天下初定,朝廷就要收回兵权,遣散军队,明显是过河拆桥,会让人寒心,重则引起军队哗变。 杜伏威是面对诸多不想交出兵权的将领,需要不小勇气和忠诚。 李密,则很可能是把箭头直指离王,风险更大,而且胜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李密不得不这么做,在他心里,如果他交出兵权,离王肯定会清算他,他可不想死。 要知道,在离军围攻大隋帝国,李密久攻不下潼关,就曾经想要叛变,只是知晓希望太小,硬忍了下来。 要说离王不知道他曾经想叛变的事,李密打死也不信,就更认定离王要秋后算账了,打死也不能且不敢交出兵权! 此时的李密,已经有点钻牛角尖了,这是文人的通病。 如果离王想杀他,用得着收回兵权再杀吗? 一巴掌就能拍死! 就算因此使得李密所掌军队哗变,又能掀起多大浪花?! 当然,如果离王这时候贸然杀功臣,影响肯定很坏,不至于因此让离国解体,重蹈大隋帝国覆辙,却也肯定很麻烦,代价很大。 “咳!咳!大家觉得呢?” 白衣侯王伯当和李密关系较近,至今对他颇为忠心,不由干咳数声,插言环视在场众人问道。 祸水东引,法不责众。 如果继续让李密执迷不悟地折腾下去,估计李密会连禁宫都走不出去,至少肯定前途堪忧了! “……” 众人沉默,大半人纷纷看向面无表情,似乎神游天外的离王武信。 谁会傻得这时候跳出来? 赞成杜伏威,确实舍不得,也心中没底。 赞成李密,那不是找死吗?简直是自断前程,离王尚未表态呢。 “诸位大人谈谈自己的意见呗,食君之禄,本就该分君之忧!” 花公公眼神凌厉如剑看了眼李密,环视在场众人提醒道。 武信的心思,花公公也知晓,武信和长孙无忌商讨时,他就在旁边伺候。 “微臣附议,太尉大人、淮国公和闻香侯,所说有理,确实该精简大军,交出兵权,以便朝廷统一部署!” 刚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