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伯母梁氏回府,江氏主动将掌家权利交回给了梁氏。 三房的日子渐渐好过了起来。 梁氏得知先前江氏苛责三房,私下里从公中贴补了不少东西给三房。 这些年,三房远在嵩县,老夫人已路途遥远的缘故。 故意将三房的月钱克扣了下来。 好在如今三房回来了,梁氏暗中就打算将这些年欠三房的一一补偿回去。 可这事儿,到底还是传扬了出去。 梁氏先一步拿话堵住了老夫人的口。 江氏却不肯依了。 上头有大嫂,她得罪不得。 便撺掇了另外另外妯娌来商议此事。 “哎,这些年,府中亏欠三房颇多……” 江氏一开口,就反倒为三房委屈上了。 往日里,四弟妹是个性子傲的,同两位嫡亲大嫂不大来往。 可就算是三房,这位四弟妹是半点瞧不上的。 五弟妹在府里的地位其实同三房相差不多。 只因她命好,生下的儿子得了婆母喜欢。 这才一家子跟着在伯府立住了脚。 “是啊,好在大嫂明事理,已将这些年亏欠三房的都还了回去。” 薛氏眼中尽是嘲讽,顺着江氏的话就往下说着。 江氏一怔,往日里,但凡提起三房来,这位四弟妹是容不下的,今日怎忽然转了性子? 丁氏是个人精,只在一旁吃茶。 见薛氏半点不上道,江氏也累了,索性以身体不适为由将人给送了出去。 江氏紧锁着眉,紧抿着唇,死死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崔嬷嬷见状,上前添了新茶,劝道,“夫人仔细身子,才刚好不容易养好的。” “嬷嬷,您知晓的,当年……二爷。” “夫人,慎言。” 崔嬷嬷示意江氏莫要乱言。 扭头将屋内众人支了出去。 当年的事情,崔嬷嬷又岂会不知。 江氏嫁给二爷之后,也过了一段恩爱和美的日子。 可后来,二爷总在外头偷腥的事情传到了江氏耳中。 江氏自是不肯将身边丫头给二爷开脸。 回娘家一通哭诉,崔嬷嬷便提议将谢氏抬了来。 说她娘家兄长是个和善的,谢氏的性子也和善,因着崔嬷嬷的缘故,也不会在江氏跟前招眼。 江氏一思量,便应下了。 谢氏后来被姑姑接来京都小住,谁知第二日便被姑姑送来了伯府。 谢氏心中顿感不妙,身边只带了王妈妈一人。 崔嬷嬷如何劝,谢氏都不肯答应。 她宁愿嫁与曹丕莽夫,也不愿为人妾氏。 这份傲骨是父母教导的。 芷汀苑内,因着梁氏派人送来不少银钱过来。 三房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了些。 吃食上也比往日多了两道荤菜。 “昭昭,过两日,我打算送了帖子去侯府,有些日子没见穆大夫人了。” 如今她的日子因着大嫂回来,也跟着好过了些。 想起赵氏处境,难免感同身受。 就想时常多走动一二。 也让赵氏能有个人说话。 毕竟那可是未来女儿的婆母。 她还指望赵氏能善待女儿。 “可以啊,那到时我陪着母亲一道去。” “也好。” 用过午饭,丫鬟将饭菜才撤了下去。 崔嬷嬷就来了。 谢氏睨了一眼崔嬷嬷没有吱声。 叶景昭扶着母亲坐下。 二人不开口。 崔嬷嬷只得自己先开了口,“老奴今日来,是想劝劝三夫人。” “不知嬷嬷今日是以长辈还是下人的身份来的呢?” 谢氏轻飘飘随口问道。 崔嬷嬷脸上有些挂不住,可想起正事儿来,只得压着怒火。 “老奴今日是以长辈的身份来的。” “那姑姑就坐吧。” “三夫人,一家子和气,才是福气,你去同二夫人赔个不是,也好叫人不戳你父亲的脊梁骨才是。” “姑姑这话何意?我怎么听不大明白?”谢氏故作不解。 叶景昭心中冷笑。 “三夫人如今的福气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