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二人对视一眼,谢氏示意女儿先进去。 自己则在外边同宋嬷嬷说话。 谢氏又问了些话,宋嬷嬷都一一答来。 肃穆侯府这位继室乃是老侯爷原配发妻堂妹,家中因担心原配所出的两位公子,便将这位送了来。 穆老夫人过府的时候,已是二十有一。 先前也曾有过一门打小就定下的亲事,可十五岁那一年待嫁时,未婚夫上京途中忽然失踪。 家中报官,寻边无数地方。 可人依旧没有寻到。 老夫人拗着性子不肯另嫁。 足足等了六年,后来嫁入了肃穆侯府做填房。 彼时大老爷不过七岁,二老爷不过两岁的年纪。 老夫人便仔细教养起了两位公子。 谁知大老爷不喜老夫人,早早便搬了出去另住。 可二老爷是个不知事的,只当老夫人是亲生的。 一味撒娇打闹,老夫人同二老爷真真成了亲生母子一般。 后来老夫人也未曾为老侯爷生下过一儿半女,一心只扑在二老爷身上。 娘家瞧着老夫人是个忠心的,便放下心来。一家子因着外放的缘故,也早早搬离了京都。 谁知娘家刚一搬离了京都,老夫人便现了原形。 整日撺掇着二老爷同大老爷争执。 兄弟二人感情日渐单薄,二老爷也被老夫人灌输的思想左右。 一门心思想顶替了大哥去。 老侯爷早早察觉出异样,可老二已被教养的毁了性子。 只能早早为老大早做打算,定下了一门家世不错的长媳。 性子也刚毅。 到底没有叫老侯爷失望。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后来赵氏娘家会出了差池。 “可知老夫人寻了谁家去?” 谢氏问起。 赵氏的身份,京都高门世家怕是不会。 毕竟眼下肃穆侯府挣爵位的事情已在京都早早传了开来。 谁都不想趁人之危,亦或早早站在了老夫人这一边。 不因旁的,只因赵氏生下了穆大公子这位刺头来。 若是叫他知晓此事,那可是能手拎了大刀来闹的主儿。 见谢氏问起这话,宋嬷嬷眸中噙着抹恨意,啧啧道,“是京都富商家薛老爷,可怜我们夫人……” 这些事情,谢氏并不清楚。 宋嬷嬷又道,“那薛老爷如今都已六十,说是抬我们夫人过去做妾!” 谢氏大惊。 这薛老爷莫不是不要命了? 赵氏如今的身份,即便娘家没落,可她能在风雨飘摇的赵家保留自己的身份。 可见天子也是不愿迁怒,且顾忌肃穆侯的。 这薛家岂敢? “那薛老爷的母亲是先皇庶姐永安大长公主的嫁入申家后生的女儿……” 谢氏这才了然。 怪不得薛老爷敢动了这个念头。 穆老夫人这心思也真是够歹毒的。 “那你家夫人可有何打算?” 宋嬷嬷接连叹了好几声,答道,“眼下只能依靠大公子了,只是我们夫人出不去,可巧今日叶三夫人登门,可算是解了我们夫人燃眉之急。” 里间内。 叶景昭坐在榻边,赵氏挣扎起身。 她忙上前,将赵氏扶坐了起来。 赵氏这些时日被气的狠了,这才一下子伤了身子。 原以为只能等死。 谁知忽然瞧见了希望,又见是自己疼爱的未来儿媳。 心中多日积攒的郁闷,渐渐消散了一些。 “你今日怎得空来了?我这样子,你莫要害怕。” 赵氏想起自己这些日子没怎么梳洗。 想着定然是憔悴至极。 赵氏伸手,叶景昭抬手握住赵氏的手。 浅笑着摇头,声音轻柔,“穆大夫人,无事的,身子哪里不适?” “见你来,都好了。” 赵氏说完,叶景昭一时又不知如何开口。 这肃穆侯府到底不是承恩伯府。 她能见赵氏一面都是极不易的。 “你怎么进来的?老夫人不在府中?” “穆老夫人今日不在府上,是二夫人院子里一个洒扫的年轻丫鬟带我们来的。” 赵氏明显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