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夫人的话,到底在薛太爷同薛老爷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 二人虽没有出声认可此话。 倒也没再反驳、 最终商定,等江老夫人再度登门时,重新商议此事。 薛太爷心中想着,若是孙女当真同伯府三房二公子定下亲事。 江老夫人那边,也不能少了他们薛家的好处来。 至于薛氏,老夫人本想接了四夫人薛氏一道回府。 谁知,薛氏现下并不肯回府。 老夫人也乐得瞧不见薛氏这蠢货,免得回了伯府,日日给自己添堵。 老夫人因着气狠了,索性干脆将薛家晾上几日。 转眼,就到了大公子叶重同钱家小姐下聘的日子。 老夫人本想也跟了去。 可大夫人梁氏生怕婆母跟去了,恐生事端。 反倒不妥。 劝了几句,又说了一番恭维的话来。 大夫人梁氏直言,今日并不是什么正经大场面,老夫人年岁大了。 钱家那边,又没个同老夫人相等辈分的长辈坐镇。 老夫人若是跟了去,难免钱家恐招待不周。 老夫人听着大儿媳的话,也在理,索性便没有跟去。 吩咐袁嬷嬷取出早早备下的贺礼,让老大媳妇一并带去钱家。 替她送给钱家小姐。 大夫人梁氏同三夫人谢氏一道儿出了门。 今日妯娌二人同乘一辆马车。 后头又跟了三辆马车。 里头都是给钱家送去的礼物。 叶景昭送了母亲出门。 林家的车马也到了伯府门前。 林云蓉掀了车帘,瞧见叶景昭,莞尔一笑。 招手示意她上马车、 “景昭妹妹,咱们也快去吧,免得叫薛姑娘等久了。” 叶景昭一面登上马车,一面点头应着。 原本约好了三人一道儿出门。 可谁知,昨儿夜里,薛妙月吩咐人,给她送了信来。 说是想赶去上头柱香,就先行一步,她在寺庙里等着二人。 叶景昭因着明日要送母亲同大伯母出门,也不好太早出城去。 故而便应下了。 等她同林姐姐行至城外昭华寺时,薛妙月已经在寺里待了有一个半时辰。 昭华寺在京都城外六十里,这寺庙修建不过几十载。 听说,是一位富商修建下的,后来寺庙建成,便捐了出去。 这寺庙多是求财求平安的佛像。 又离着京都足足有六十里。 京都鲜少有人来此处上香。 而昭华寺方圆百里,也不过三五个村庄,人烟稀少。 平日里,多是京都富商捐了香火钱。 这才维持着寺庙的日常。 薛家每年也往昭华寺添不少香火钱。 故而薛家的车马,寺里人人都识得。 瞧见薛家车马来,也会立刻将为薛家留的禅房打扫出来。 禅房里头,只设了香案,并无任何一樽佛像。 靠着窗柩的位置,摆了一套红漆圆桌圆凳。 靠着内侧墙壁,则是摆了一张简易的软榻。软榻前,摆了一副写着万寿的屏风。 叶景昭同林云蓉到了昭华寺,得知二人是同薛妙月约好的。 就将人迎到薛妙月歇脚的地方。 二人一进屋,一股潮湿阴暗的味道,扑面而来。 将二人呛地干咳了两声。 不自觉蹙紧双眉。 薛妙月原本坐在窗下的圆桌旁,正吃着茶。 瞧见二人来,搁下茶盏,笑着起身,上前。 三人见了礼。 她这才仔细打量起了林云蓉来,这还是她们头一次见。 “这位就是林姑娘吧。” 林云蓉笑着点头。 一路舟车劳顿,先坐下歇歇,等会儿,我带你们好好逛逛。”薛妙月仿若东道主一般。 仔细招呼着二人。 三人才坐上,寺里的小沙弥端了茶水上前来,被叶景昭同林云蓉带来的婢女拦下了。 几个丫鬟同小沙弥道了谢,接过茶,亲自送了进去。 又吃了茶,歇了也差不多。 三人起身,开始在寺庙里闲逛起来。 薛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