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建安元年,曹操迁天子到许都,领司隶校尉之职务,录尚书事,之后便担任司空十数年。虽然尚书令是荀彧,但是录尚书事的曹操仍然有名义上对尚书台的管辖权,只是因为信任荀彧,并不过问而已。 建安十三年初,曹操废三公,重设丞相,将大权独揽一身,又复设御史大夫,却是个虚职,只是名义上统领御史台,清贵是清贵,实际权力却小。 司徒赵温因曹丕之事被逼死,时任光禄勋的郗虑从中起了大作用,因此升任了这伪三公的职务,本是一桩美事,可是因为参与构陷太中大夫孔融之事,被丞相甩锅,据说丞相已经秘授荀攸,等一回来,就要处置他。 郗虑出自高平郗氏,家族不大不小,在朝中影响力也小,这也是曹操会选他担任御史大夫的原因。如今唯一能救他的,只有尚书令荀彧,然而他连续数日请见,都未见到,眼见丞相即将回朝,他日夜不能睡眠,干脆从一大早就等在荀彧府前。 结果荀彧没见到,先见到了曹无,郗虑很是焦急。 曹无戏谑道:“先不提令君的事情。我观宪台印堂发黑,想必有血光之灾?” 郗虑没有心情与他说笑,讪然道:“某家之事,现在许都上下皆知,北府将军何必说笑。” 曹无收敛笑容:“正是上下皆知,才不是说笑。宪台可听我一言?” 郗虑实在不想理他,但他与别人不同,能爬到如今地位,靠的是揣摩曹操的心意,曹无是曹操的胞弟,他断然不敢明面得罪,于是硬着头皮道:“北府将军请讲。” “家兄心思如天意,天下莫能猜测。但——我能。” 曹无一开口,就让郗虑竖起了耳朵,孔融仗着大儒和世家的身份,屡次冒犯曹操,对禁酒令这种好命令,也要反对,可说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惹怒了曹操。郗虑主动构陷孔融,本就是他猜测曹操的意图所做,没想到孔融死在南方,他的算盘落空,反而因此被曹操甩锅,这正是没能猜测曹操心思造成的。 如果曹无真的能猜到曹操所想,那么曹无也许能救自己? 郗虑赶紧换上郑重神色道:“鸿豫洗耳恭听。” “事因秘成,宪台贵为三公,位置未动,朝野却有风传。这种事情,历来为家兄所不喜。” 曹无一句话,让郗虑如遭雷击,他从没想过从这个角度为自己辩护,当场愣在那里。 曹无嘴角牵起笑容,他熟悉一个故事,那就是曹操西征汉中时,杨修猜测鸡肋含义的故事,猜到是他聪明,说出来就是他的死因了。 曹操想动郗虑,荀攸不会说,但后来得知的其他人却把消息传了出来,这正是曹操最不喜欢的局面。 曹无道:“既然正面不行,那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家兄知道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反而不会动你,到时候我再说几句,此事迎刃而解。” 郗虑琢磨一会儿,觉得以他对曹操的了解,曹无的说法完全可以实现,顿时大喜,整个人一扫阴霾。 他对着曹无行了个大礼,兴奋道:“北府将军救命大恩,鸿豫必有厚报!将军若有差遣……” 车厢内,诸葛亮和陆逊已经愣住,位列三公的大员,他们到现在也才是第一次见到,然而曹无插科打诨,三言两语,另辟蹊径,只是简单几句话,竟然就让对方行了大礼。 二人感觉恢复了当初刚进北府的情况,震撼于北府将军的实力。 三公给杂号将军当街行礼,这是坏了礼仪规矩的,然而郗虑毫不犹豫这么做了,做的还非常诚恳。 御史大夫无实权,却是御史台名义上的领袖,还是现在除了曹操外唯一的三公,得此强援,北府添一大助力,二人皆非常兴奋,想着如何去利用这个资源。 不过曹无才不会想着以后再用,他直接摆了摆手:“宪台多虑了,何必日后相报,现在就可以报了。” “额?” 郗虑有点懵,政事交换历来是隐秘的、私下的,他向曹无行礼,是出于真心,但他没想到曹无突然不按套路出牌,这就要还,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接着,曹无道:“治书侍御史陈群,名义上是你的属官。今日会有数十封弹劾送到御史台,麻烦宪台不要让陈群捣乱。” “数十封?” 郗虑惊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