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戎和北燎原本一家。
几十年前,北燎的老汗王宠爱宠妃幼子,有心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
但此时他的长子,也就是已经确立的汗位继承人,也就是北燎的太子已经长大成人。
北燎太子文武双全,而且宽仁豁达,深受臣民爱戴。
太子的外祖家也是北燎的大将军,即使王后年老色衰,但是依然有非常雄厚的实力支撑。
但是架不住老汗王心疼幼子,而且超乎寻常甚至丧失理智地喜爱幼子,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幼子。
老汗王暗暗思忖一下,觉得自己此时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是身康体健,若保养得当的话,再活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用二十年的时间为幼子布局也完全来得及。
于是老汉王开始悄悄的给幼子积蓄力量。
首先就是在北燎王庭为幼子提拔了许多没有家世背景,苦寒出身的文臣武将,让他们一入朝堂就围着幼子,跟随幼子,辅佐幼子,逐渐在幼子身边形成了一个逐渐扩大的权力圈子。
另一方面,老汗王开始削弱太子各方面的力量。
首先就是趁太子的外祖去世的时候,削减了外祖家的兵权。
把太子的舅舅等人全部调离军队。
碍于太子,不愿意太子难做,太子的舅舅们没有反抗,选择了服从。
对于太子外祖家的兵马,老汗王表现得极为大度,将这些兵马均匀的分散给一些主要的将领手中。
如此,拱卫王庭的武将们每个人都得了实惠,皆大欢喜。
唯一受到损失的便是太子。
太子此时虽然汗庭有一定的实力,但是毕竟不能够正面跟父亲对抗,唯有咬牙吃下这个哑巴亏。
尤其老汗王还哄骗太子道,
“以后整个王庭都是你的,又何必在乎眼前这些区区兵马?你外祖家的兵马如今给了别人,将来你愿意的话,再拿回来给你的舅舅们!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太子无话可说,也不舍得此刻跟父汗撕破脸,导致前功尽弃。
然后老汗王又在幼子十一岁的时候,派太子出使大周。
汗王提前有通知了大周几个想立功,有野心的大臣。
于是沿途汗王和及大周这些大臣分别暗暗派了几拨杀手想取太子的性命。
对于大周这些臣子而言,虽然两国没有开战,可是,如果能够活捉或者杀死北燎的太子,给太子安上一个“带兵入侵大周被阻截击杀”的罪名,在大周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料,这位太子智勇双全,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暗杀!嗯,而且还抓住了大周几个臣子的手下。
当时的大周皇帝感到理亏,但更多的是欣赏,有心拉拢这个才干出众的太子。
当时已经签署了跟北聊的和平协议。
大周皇帝提出将大周的公主或郡主许配给太子,两家结成翁婿之谊。
但是经历了几次暗杀的太子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父王要除掉自己,自己这边跟大周结亲,那边,父王就会造声势说自己要背叛北燎,投降大周!
而如果自己真的投奔了大周,一个无权无势的外族太子,岂不是废人一个!
此时的太子虽然处境艰难,但尚还冷静。
父汗猜忌归猜忌,暗杀归暗杀,毕竟不能摆到明面上,因此不能授其把柄。
太子在回北燎的路上,暗暗派人联络了燎戎的一些拥戴自己的兵马,对他们晓以利害,
“你们是燎戎的世家望族,长久以来,君臣一心,抵御大周,方有今日燎戎之盛况。如今,父汗老迈,为奸妃迷惑,意欲废长立幼!如若奸妃母子得逞,她母子必将铲除你们这些世家,为她的母家争夺兵权物产,届时,燎戎将永无宁日!亡族不远!”
在太子的诏令下,燎戎很多原本观望的权臣逐渐导向太子。虽说,一个小娃娃好掌控,可是,如果掌控小娃娃的不是自己,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燎戎与大周通商通史多年,权贵层中的很多人都受过很好的中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他们很有感触。
太子带兵杀回燎戎的时候,老汗王知道大势已去,毫不慌张!
他在太子入宫之前,已经派人护送幼子和他最钟爱的宠妃悄悄带着他为母子准备的兵马离开北燎!
然后,他静静地在王位上等着太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老汗王病重,太子继位,尊老汗王为太上皇。
而太子的幼弟占据了北燎的最南端的一个易守难攻的城市,建立了“燎戎”!
据说,是因为幼弟的母亲有“西戎”血统。
李宓给冀鋆普及完这段历史知识之后,冀鋆侧头想了想,皱眉道,
“好像有点象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的故事。”
李宓看着冀鋆连鼻梁都皱了起来,看起来十分的顽皮和可爱,不由得伸出手指刮了一下冀鋆的鼻子,
“象就象呗!你怎么忧伤成这个模样?人家兄弟分家,把你愁成这样!又没分你的钱!”
冀鋆斜睨他一眼,嘟嘴道,
“我就不可以忧国忧民啊?我这不是担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