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俗人> 第69章 家丁制的军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家丁制的军队(1 / 2)

家丁制度不是明朝特有的制度,但确是在明朝发展到达了巅峰。

自古以来,军队都是朝廷的一个巨大难题。

既要让军队有战斗力,又要压制军队的主管不能造反,同时还要让军队的支出不能成为财政支出的负担。

总之种种问题多的能压死人。

而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各种军队制度也都经过实验,并且最终被时代所消灭。

唐朝前期军队十分厉害,也十分能打仗,但是自从唐朝有钱之后,原来的汉人军队便变成了雇佣少数民族当兵,形成了藩镇制度。

少数民族本来还挺高兴,毕竟当兵有钱拿,但是当着当着就不干了。

他们觉得反正你们汉人没有兵,我们直接抢了你们,然后我们自己不久有了钱,想干嘛干嘛。

于是便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到了宋朝,一开始赵匡胤就没打下足够的地盘,所以军队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

不过宋朝靠着搞外贸赚了很多钱,于是便有了募兵制,就是雇佣汉人当兵,然后按月发钱。

而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军队成了混日子的地方,反正是按月领工资,训练不训练都一样。

到最后打仗不怎么行,领工资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到了明朝,朱元璋吸取了唐宋的募兵制的教训,采取了军屯,设立了军户。

具体说来就是平时士兵们种地,种的地给国家还能缴纳赋税。

而到了战斗的时候,就上阵杀敌。

这样极大的缓解了财政的紧张,并且还能赚钱,打仗的时候还有人。

实在是个好主意。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省钱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元璋死后几十年,军屯就变了味。

古代没有机械化生产,想要完成上面交下来的赋税任务,当兵的就要艰苦劳作,才能保证给朝廷的税收,以及自己一年的吃喝。

如此一来哪有功夫训练?

不训练自然就没有战斗力。

于是军户就变成了农民了。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关键是很多军户的长官不地道,他们将国家的土地划给了自己,然后将朝廷赋税压在了那些苦大兵身上。

比如十个人种二十亩地,交二十亩地的赋税。

现在军官来了,将十亩地给了自己,剩下的十亩地让士兵们播种,就这样十亩地要缴纳二十亩地的赋税,那可真是害死人了。

辛辛苦苦干一年,缴纳了赋税,自己吃的都没有了。

很多士兵因为这样直接就逃跑了,成为了逃兵



而逃兵的话,长官也不上报,因为只要不上报逃兵的工资就能落到他手中,这就叫吃空额。

这种行为平常是没什么事的,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就要命了。

这就是一些小小的倭寇居然能够为祸江南几十年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军屯漏洞导致的士兵战斗力丧失。

而之所以戚继光能够带领几千戚家军打的倭寇满世界乱跑,除了戚继光的个人能力,以及其鸳鸯阵的奥妙之外,还有就是他的兵都是不种地,直接拿工资的。

并且福利待遇还高,伤了病了死了有抚恤,杀了人有赏钱,再加上都是江南本地人,对倭寇十分仇恨。

国仇家恨外加工资外快福利保障,见到倭寇自然是玩命上!

而除了南方的戚家军之外,到了明末还有一支军队改变了这种军屯制度形成了一种新的,富有战斗力的家丁制度。

其中最为强悍的就是万历年间第一名将李成梁。

作为大明四大防区之一的辽东,可谓是烽火遍地,天天打仗。

蒙古人强大的时候蒙古人天天转悠,女真人强大的时候女真人也天天转悠。

万历年间十几个辽东总兵每一个正常退休的,全部被干掉。

一直到李成梁出现。

这位仁兄从

一个小军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的一直往上爬,一直到被封为伯爵,风头盖过了同时期的戚继光。

凭借的就是优秀的家丁制度。

具体和戚继光类似,在李成梁手下当家丁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制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戚继光不敢给的东西——土地。

只要是李成梁的家丁,人手都有土地,而且还不少。

按理说,没有朝廷的允许,给自己的士兵们分朝廷的土地,那是要惹麻烦的,然而朝廷对这件事却一直是睁一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