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墨水还有些粘连,张阳气馁道:“松脂用多了。” 松脂融入墨水之后,让墨水的凝性更好。 李玥又受到了启发,拿出自己的小本本记录下来。 几次调了配比,找出合适的配比不难,只是时间问题。 “村口来了人,说是要见驸马。”李玥的丫头来到门前道。 张阳搁下笔对牛闯道:“按照我的实验记录,你多试几次。” 牛闯郑重点头。 走出实验室,媳妇一路跟着,她拿着笔还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着,张阳悄悄抬眼看去。 李玥迅速收起她的小本本,嗯!媳妇果然很机警。 “无妨,我们以后的时间还很多。”张阳面不改色。 看夫君偷看人家写东西,还毫无悔过的意思,李玥抬着下巴冷哼一声,“夫君厚脸皮。” “反正我又不做那种要脸面的君子。” “哼。”李玥哼一声,又觉得不够解气伸手锤了夫君两下,见师母正在嗮衣服,“我去帮师母。” “上一次的山楂不错,问问师母还有没有。” “你……”李玥回头瞪了一眼,便跑到了师母身边。 张阳揣着手一路走到村口,看许敬宗和张大象还有张大素神色凝重的模样,“你们是来看望老师的?” 还没等两兄弟开口,张阳又看向许敬宗,“他俩来看望老师,你来做什么?” 听张阳说话,许敬宗看了看四下小声道:“张侍郎,我们借一步说话。” 四人从村口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这里是骊山的山脚,崖壁上还有不少青苔。 张大象先开口,“陛下要大素和兵部的人一起去高昌。” 张阳瞧了眼大素,“这是要出远门?” 张大素连忙行礼,“我愿意去西域。” 张大象喝道:“父亲身患重病,高昌来回至少两月,你这一走回来就是夏天了,如果父亲突然病重,你连父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看张大象激动的模样,许敬宗小声道:“说来这都是赵国公的意思,要不和赵国公商量商量,换个人?” 张阳清了清嗓子,“要不许侍郎去?” 许敬宗突然剧烈咳嗽着,“下官近日身体不舒服,恐怕不行。” 人选上肯定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去高昌,首先可以排除李百药这个死脑筋。 “大象兄,大素你们俩人先去见见老师吧。” “我……” 张大素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张大象喝道:“闭嘴。” 两兄弟一起走入村子里,张阳看着许敬宗,“长孙无忌什么意思?” “试探。” 许敬宗背靠着崖壁思量道。 张阳把双手放在袖子里揣着,神情颓废看向远处的风景,“老狐狸疑心还挺重。” “是不是走漏了什么风声?才有这番试探?” “走漏风声又怎样,他长孙无忌还能把我抓了?”张阳不屑道:“我一身正气,我怕他?” 许敬宗愣了愣,“张侍郎一身正气浩然,自然不怕。” “买下高昌的手续都是正常的,我是买下来的,我这里有契约,咱们大唐的律法没说我不能买高昌吧。” “那确实没有这一条。”许敬宗苦笑道:“也没人做过这种事情。” “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 张阳迈开脚步,“来村子里坐坐吧。” 许敬宗连连点头。 驸马和公主最近很少来村子里走动,村中给安排的饭食很丰盛,今天杀了两只鸭,和几条好鱼,炒了一大盆野菜。 李渊自然也在饭桌上,即便是太上皇在村子里和蔼近人,许敬宗正襟危坐,大气不敢出。 张阳和太上皇举杯换盏,有说有笑。 张大象和大素俩人的脸色不太好,看起来还是因为西域的事情,俩人还没有决定。 张公瑾带着孙思邈一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张大安姗姗来迟。 这里是一大桌子男人,李玥和师母坐在另外一张桌子。 李渊喝着酒水,“听说你小子现在入了东宫,做了东宫舍人?” 张阳感慨道:“李纲老先生过世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生前看上我哪点了,临终交代了太子不少事情,其中一件就是让我做东宫的舍人。” 李渊惋惜道:“李纲一辈子不容易,遥想当年朕还要听凭隋臣苏威的指派,那时候李纲便被处处排挤,朕也是看着他一路走来……” 和老人家聊天动不动就会说起当年,张阳一脸笑容听着是不是附和两句。 一顿饭后,饭桌上已经是一片狼藉。 李渊也习惯了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感觉。 张大象和张大素再次来到村口,张阳看着俩人,“我知道这件事不好做决定,你们再考虑考虑,要真不方便,让许敬宗找长孙无忌谈谈,也不是没有余地。” “我去!”张大素朗声道。 看了看张大象,见他不再反对,张阳讲道:“你要知道此去一路凶险,关外不比中原。” 大素躬身道:“已经和父亲兄长商议好。” 张阳看了看张大象,“既然你们已经商量好,我就不多问了,可以和我说说你为什么执着要走这一趟。” 张大象插嘴道:“这小子说当初在东台任职,整日无所事事,来了礼部总算是有些事情能够出力,看了这么多关于关外的典籍,他想去看看关外风光,也能给他自己增长一些阅历。” 拍了拍张大素的肩膀,张阳笑道:“想法是好的,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就算是到不了高昌也要平安回来。” “张侍郎放心,兄长放心。” 等这俩人离开。 张大安这才走上前,“其实我也想去关外看看。” 张阳呵呵笑着,“就你?去关外?” 张大安看了看自己,“不行吗?” “你要敢去关外,我帮老师打断你的腿。”张阳拿出插在腰间的蒲扇不停给自己扇着风。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