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都市言情>大清隐龙> 3114 中古世界的三种文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14 中古世界的三种文明(1 / 2)

达尔文的进化论将的就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正是因为环境的不同才会让同种的生物发生变异,而在这个变异的链条中,人类也一样无法超脱在外。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环境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生存模式、饮食习惯、服饰特点、婚恋繁衍、民族性格……等等,都逃脱不出去。

农耕文明就会有农耕文明相匹配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有相互匹配的国家机构还有整个族群的性格特征。

在中古世纪里,农耕文明是各种文明类型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种,虽然也会遇到天灾的影响,但是和游牧民族、渔猎文明相比,那还是最安全的一种。

春耕秋收冬藏,人类终于不用依靠迁徙来寻找生存的食物,你只需要一代代的稳定在一个区域内,老老实实耐繁琐的去工作,就能活过这一生甚至还能繁衍大量的后代。

这样的生存模式,就早就了最早的人类城邦,而且也会出现一套适合锁定人类在原地永久居留的一种道德文化模式。

比如说中国人的孝道,这就是农耕文明所特有品德,当然了不是说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就不孝顺了,其实动物里面也有孝顺的。

而是说,农耕文明的孝道是带有法律惩罚作用,而且不得违逆的一种强制手段!

而其他文明的孝道仅仅是发自内心,他们管那种孝道叫,而爱并没有什么法律强制的义务。

为什么农耕文明那么强调孝道呢?因为这种文化很适合把人锁死在土地上,让你一生一世,甚至后代子子孙孙都没有必要离开自己的家乡。

你就在这片土地好好种地就行了,种好了地你就能活,农耕文明也就保住了!

农耕文明的其他特制还有很多,想举例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农耕文明熏陶出来的民族,大多都有共同的特征。

第一个就是教育程度比较高,这很好解释,由于人口流动性差,所以文字、书籍等等可以代代流传下去,三千年前的历史,农耕文明的后代都能了解的如掌上观纹一般。

但是游牧民族的人,你问他们民族三千年前的历史?他能给你唱两段传说,他就能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可是看看农耕文明的汉人,三千年前朝堂上的腥风血雨、尔虞我诈,讲起来就是一套套的精彩故事,就跟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农耕文明第二个特点就是民众耐繁琐抗压程度高,要知道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虽然不太大但是非常平均,而且非常繁琐!

一年四季里,除了冬天可以休息一下之外,平常都要进行各种繁琐的工作,这样的锻炼就筛选出了一大批适应农耕的人繁衍下去,而那些适应不了的只能慢慢被淘汰。

农耕文明第三个特点就是文强武弱,这个实在是没法子,武力值这种东西游牧民族就是比农耕民族高,而渔猎文明更是比游牧民族还要高。

所以在农耕文明对抗游牧民族的数千年历史中,防御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主动进攻的时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而蒙古高原上的骑兵就属于典型的游牧文明,但是在蒙古高原更北方的极寒之地,还有一群比游牧文明更野蛮的人。

那就是和原始人非常接近的渔猎民族,遥远的寒带不仅无法种植农作物,甚至连放牧都是一种奢侈。

一年十二个月,大雪封闭大地的月份就多达个月,这让原始的游牧文明都无法诞生,哪里的人只能靠最原始的渔猎才能生存。

这些野蛮的文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只懂杀戮而不知建设,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环境就是那么恶劣,你让他们怎么办?

这些蛮荒之地,华夏文明当然是不屑一顾的,可是中国人不喜欢,而沙俄人却来者不拒,这胃口实在是太好了。

借着蒙古帝国衰退的历史大机遇,沙俄大公国一路向东,吞并了一个个蒙古汗国直接杀到了太平洋之滨。

沙皇当然不会放过那些骁勇善战的蛮族勇士,组织成军然后继续向南扩张,这就是沙俄帝国持续数百年的国家战略!

其实仔细研究沙俄的庞大领土,真正适合农耕的也就是欧洲黑海地区,乌克兰的敖德萨号称是整个欧洲的粮仓。

一个乌克兰提供了全沙俄几乎七成以上的农产品,而其他的地区则只能种植最耐寒的土豆罢了。

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原住民其实还是按照古老的习惯去生活,渔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天生就产最骁勇善战的战士,和这些野蛮人作战要不是有完全的准备,肖乐天也是不敢轻易的开启战火的!

最文弱的农耕文明和最野蛮的渔猎文明对抗,要是没有高科技武器的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