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到了2022年。
经过2021这个“改革年”后,仟和的工作质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没有用的会少了很多,开会时长也变短了。现在大家虽然加班比以前少了,工作量还比以前多了,工作成效显著。加上人岗相适度提升了不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基层员工对公司更加认同,公司的职场风气改善很大。
成本控制方面就更明显了,一年下来,光是五个子公司的成本就比上一年少了三千万,关键是产量还上浮了12%。荆海波对这两项改革特别满意。
虽然企业形象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仟和已经初见成效。加上孟千鹤这大半年在公关方面的深耕,仟和集团的正面形象已经在社会大众面前树立出来。
作为一名女性管理者,当从嫉妒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后,邓青丛虽然仍旧不喜欢管瞳,但却也不由得地从心里认可管瞳。她反观自己,也意识到之前是自己太过狭隘。
现在她和荆海波分房睡,也让她更看清了和荆海波的关系。原来两个人的关系里,一直是她处于主动迎合状态。原来自己卑微了那么多年,才后知后觉。只是让她放下却也很难,毕竟自己的小半辈子都是和荆海波一起过来的,她不能想象没有荆海波的日子会是什么样!
现在管瞳已经提拔为总裁助理,不用再天天看马达的嘴脸了。现在她除了日常工作,就是学习。越是往高处走,她越是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紧迫感很强。
她找了很多金融财经方面的书来看,尤其关心企业上市方面的资料。经过学习后,她越来越深信,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只有进入资本市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激发企业的活力,也能让尽可能多的员工享受到企业的红利。
荆海波发现她在看这些方面的书,不禁问道:“公司一旦启动IPO,付出的成本也很大,意味着风险相应提高,你怎么看?”
管瞳:“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我个人认为,上市这个事,不只是让社会资金加入到仟和的发展中来,而是可以让仟和的新能源理想发挥到最大。”
“新能源理想?”荆海波觉得这个词有点意思,但是他只微微弯起嘴角笑了笑。
“这么好的发展预期,总裁不可能放过吧。”管瞳知道最后这句话比较多余,但她还是忍不住要说。
“嗯,快了。”
管瞳看着荆海波自信的步伐,却轻轻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虽然上市是趋势,但现在可不能操之过急。至少荆总应该不会选。”不知为什么,她就是觉得荆海波不会那么快地启动IPO。
然而三个月后,荆海波在一次高层例会上提出了三年内适时启动IPO的想法,瞬间震动了参会的高层。
这次荆海波似乎不想听反对的话,回避了好些人询问的眼神,直接点王卉林发言。王卉林支持人事复评工作后,两人走得比较近,已经属于同一阵营。只是王卉林这个人太务实了,没有什么可拿捏的,不好控制。
王卉林清了清嗓子:“我个人认为,上市是仟和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为此付出的成本。比如启动IPO会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现在上市新规非常严格。就算上市,股市发展也并不乐观,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多方评估,再做决定。”
荆海波明显对这个意见不满意。
马达赶紧抓住机会表达:“都说上市好,那是别人说的,我看未必。进入这个门槛就要一番劳命伤财,进去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觉得,与其去接受公众的监督,不如保持原样。现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快,这两年肯定会有汽车组装企业来找仟和合资建厂,或者直接收购,咱们股权得到升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段时间马达在外面请教了很多高人,对仟和上市有了新的认识。先不论荆海波是不是真的想上市,但荆海波可以利用IPO这个机会,用第三方审计各子公司是顺理成章的。外部审计是个大坑,沾不得。
荆海波的脸色更难看了。他双手交叉,微微靠在椅背上,看向邓青丛。
邓青丛想了想:“目前我们公司的人才质量和数量,比之同行业上市公司而言还有很大差距。”虽然她和荆海波现在处于不咸不淡的关系里,但是从顾全大局来看,她觉得仟和还没有做好启动IPO的准备,只是她不想让荆海波难堪,于是把话题转了转,补充道:“对新能源电池行业而言,研发太重要了。王总,和行业内上市企业比,仟和现在的研发情况怎么样?”
这个球传的极好,王卉林立即接过话头:“过去三年我们的研发投入总额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但因为我们的营业收入也在上涨,且上涨更快,所以我们的研发投入强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去年只有7%。因为研发资金没有得到保障,现在研发中心的专家们都颇有微词,多次来找我谈增加研发投入的事。今天在会上提到这个,我就顺便说说,建议增加研发投入,不然后面上市之路,恐怕有点艰难。”
众所周知,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研发投入不能少,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的关键。可是企业的资金有限,这钱用在研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