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老夫人笑着起身:“阿暖怎么过来了?” “想要看看这边的花儿开的多不多。”苏芸暖笑着说:“没想到咱们这里竟还种了青菜。” 花婆子就要请罪,苏芸暖扶住了她:“这是好事,冬日里有这些吃喝最难得。” “皇后娘娘,老奴在府里也种了不少,比这边还早两个月呢,正是最好的时候。”花婆子恭敬的说。 苏芸暖让花婆子带着香兰去摘一些回来。 两个人走后,她坐在钟老夫人身边,就像是在山谷里那会儿似的,一起择菜,闲话家常般的聊着。 “奶奶,陆家小公子是个什么人物?”苏芸暖问。 钟老夫人想了想:“可不是个简单的,从小就受宠不说,长大后自请离开陆家,在外面买卖做的也不小。” 苏芸暖听这话,就知道钟老夫人并不知道陆怀瑾还有另一个身份。 “阿暖,这一趟可凶险?”钟老夫人问。 苏芸暖摇头:“就是奔波的太累,怕耽误时间,如今我拿不准了,这些江湖人士该如何安置才好呢。” 钟老夫人把手里的菜放进筐子里:“这事儿得皇上回来再定夺,其实江湖人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更恣意洒脱,随心 所欲,想要收为己用可不容易,再者最是有反骨。” “是啊,所以历朝历代都是明面上跟这些人划清界限的。”苏芸暖抬头看着钟老夫人:“可如今这些人立功了,军中可以论/功行赏,这些人赏是一定也要赏的,就担心他们说朝廷卸磨杀驴。” 钟老夫人顿住了动作:“金银之物未必能打动那些人,难啊。” 苏芸暖也觉得难。 两个人聊到这里,香兰和花婆子就过来了,两个人提着的篮子里装着各样的果蔬,水灵灵的鲜嫩。 苏芸暖让香兰送去御膳房,给坐月子的崔织娘换换口味。 小年过后,京城就有了浓郁的年味儿。 兵部尚书林承忠喜气洋洋的拿着战报去面见崔老将军。 “赢了!”林承忠激动的脸红脖子粗的地上了战报。 崔老将军接过去的时候,手也微微的抖着,自己一辈子都在龙门关抵御长夷国。 做梦都想着有这么一天! 也正是因为一辈子都在龙门关,所以对长夷国的认知更深许多,长夷国彪悍善战,能破了皇城是太不容易了。 当初,皇上下战书的时候,他就想要让皇上别说的那么绝,如今看来皇上此举简直是太英明了! 正因为灭掉了长夷国,为大乾除去了心头大患啊! “走,喝两杯!必须喝两杯!”崔老将军拍案而起,拉着林承忠出了书房,让下人吩咐厨房那边准备好酒好菜。 与此同时。 长夷国皇宫之中,祈煊和陆怀瑾也在对饮。 两个人周围扔了不少酒坛子。 “打算怎么办?”陆怀瑾问。 祈煊看着陆怀瑾:“我想把这里变成封地。” “也行。”陆怀瑾擦了擦嘴角:“长夷国有最好的牧场和最优良的战马,只是这里当封地的话,封给谁啊?” “你。”祈煊起身:“阿暖求江湖人为国征战,也是我的意思,不过我当时分/身乏术,看到你带着人过来了,我就想把这里给所有江湖人士了。” 陆怀瑾愣住了,缓缓地站起来:“你啥意思?” “这也是为了长远考虑,因为你是他们的盟主,我封你为王,长夷国从此以后叫长夷府,你为长夷王,自治。”祈煊偏头看陆怀瑾:“如此好处有二。” 陆怀瑾笑了:“朝中不提江湖?” 祈煊过来拍了拍陆怀瑾的肩膀:“正是如此,江湖是庙堂是两个不相容的存在,贼和官一同论/功行赏不妥当,不过这贼是 世人眼中的贼,所以这封地足够让他们安居乐业了。” “行,我恭敬不如从命,为你镇守长夷。”陆怀瑾笑着说。 祈煊朗声笑过后,才说:“还有其二。” “说来听听。”陆怀瑾递过来酒坛子。 祈煊接过来喝了一大口,才说:“长夷是没了个朝廷,长夷人若无强硬的手段压制,他日怕反噬大乾,你在这边能带着那些人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才是长久之计,等论/功行赏后,你成为长夷王,可以借鉴龙门关那边牧民的生活方式,驯化长夷人。” 陆怀瑾啧啧两声:“你还真想得周到!” “回家过年?”祈煊突然看着陆怀瑾问了这么一句。 陆怀瑾噗嗤笑出声来:“从这里回到京城就是最好的马王也要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