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黛也都认认真真的学习,一点也不懈怠。 学了半个月,宴黛学会了不少菜。 餐桌上,宴黛和奶奶热情的分享着最近学习的菜,挥着拳头要给他们展示,展示自己的厨艺。 宴奶奶温柔笑着听,“阿黛,把做饭当做爱好就行,以后可不能天天呆在厨房里。” 宴黛点点头,“我知道,奶,我之前去县城还买到了一些医书,这里面全都是基础的西医,我感觉挺有意思的。” 她把这些书拿出来,放在桌上。 宴奶奶拿过来翻看,渐渐地入了迷。 “咦?这是西医?很有意思。” 宴鸣看着奶奶和妹妹正凑在一起聊医学方面的知识。 他挠挠后脑勺,清清嗓子,“奶,阿黛,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宴黛根本没理他,指着书上画的图纸说,“你看,这个是西医的仪器,之前我们在县城的大医院里见到过。” 她又翻了翻剩下的书,“《小儿药证直诀》,《医宗金鉴》,《难经》《时后方》……奶奶,这些书全都放在你那。” 宴奶奶脸上笑意更浓,“这些你都是从外面淘过来的?” 宴黛眨眨眼,一脸无辜。 “啊……” 宴鸣见没人理他,又清清嗓子,“我处对象了。” 宴黛总算抬起头来,一脸无奈,“哥,我早就听村里人说过了,全村人都知道了。” 宴鸣一愣。 宴奶奶哈哈笑着,“我也有所耳闻,大家都在议论,不过祝福你,你俩什么时候订婚,什么时候结婚?商量好以后直接办仪式吧。” 宴黛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哥,恭喜你。” 这句话,她是真心实意的。 尽管这两人处对象以后和她疏远了,但终究还是她的哥哥嫂子。 现在她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再因为他们的疏远而感到难过。 宴奶奶拍拍宴黛的手,“最近你就跟我在卫生所看书吧,厨艺暂时别学了。” 宴奶奶是不太提倡宴黛一直钻研厨艺的。 宴黛在医学上的天赋着实出色,如果只是拘泥于整日围着灶台转,那就太暴殄天物了。 宴黛乖巧的点点头,“好。” 总算等两人聊的差不多了,宴鸣这才见缝插针的问,“我能不能把她带回来?以我未婚妻的身份。” “当然可以,到时候你提前说一声就好,我们准备点饭菜,一定要好好招待招待。”宴奶奶笑道。 “成!”宴鸣喜形于色,吃过饭还热心的收拾好了桌子,洗了锅碗瓢盆,这才急匆匆的离开。 第二天大清早,宴奶奶就把宴黛从床上拉出来,要她跟着她们去给人看病。 宴黛睡的迷迷瞪瞪,有气无力的跟在后面。 坐上了马车,宴黛坐在詹玉玲身边。 詹玉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拿起了一本医书,在认真的看着一边做着笔记。 宴黛凑过去看,这居然是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上面讲述的只是最简单的诊脉法和看舌苔,脸色等来判断病情的。 整本书每一句话都是要点。 詹玉玲在纸张上刷刷写着记录下来。 这本书宴黛在七八岁的时候就读过一遍,而且背了下来。 看向窗外,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马车走在山路上,摇摇晃晃的,也没有影响詹玉玲在看书学习。 宴黛打了个哈欠,也从怀里掏出两本书,将其中一本递给奶奶。 这下,詹玉玲抬起了头,“你在看什么书?” 宴黛指了指泛黄书页封面上的几个字。 “《医宗金鉴》。” 入目的赫然全都是难以辨认的繁体字。 詹玉玲震惊不已,“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她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理解里面的内容了。 “认识,这句话这么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饮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詹玉玲惊叹出声。 “你真是个天才。” 宴黛笑了笑,“只是从小都在学而已。” 往后这几日,宴黛一直跟在奶奶身边,和詹玉玲一样,学习奶奶给人看病的方法。 有时候,奶奶会让詹玉玲亲自上手。 詹玉玲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才让宴黛来。 宴黛把脉的手段很厉害。 她的把脉经验全都是跟着奶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