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这个,看来这次我们的马拉申科同志是真的急眼了。如果不是战事紧急,我估计他可能都要亲自来方面军司令部打报告了。” 手里握着刚刚新鲜出炉的电报,颇为感叹的参谋长忍不住对瓦图京笑着开口,已经看过电报内容的瓦图京则是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开口说道。 “那些日本人跟疯了一样的用装满油料和炸药的飞机去撞领袖军,马拉申科又是个很注重控制部队伤亡损失的人。” “日本人可以不在乎,但马拉申科不行。恐怕在他眼里,就算日本人用飞行员加飞机本身去换他的坦克都是大亏损,他能这么着急倒是在预料之内,毕竟他的坦克飞不到天上去打空战。” 将电报交给了一旁的参谋、闻言点了点头,凑上前来一起研究地图的参谋长同志紧接着发问。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怎么帮马拉申科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既然马拉申科想要空中无忧,满足他便是。” “根据马拉申科反馈上来的战场信息,航空兵的同志们已经推断出日军自杀空袭的起降机场,就在哈尔滨近郊。” “只要能破坏日军主要机场的起降作业能力并进行持续性的压制,马拉申科面临的空中压力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 手握作图笔将红圈框定在了日军的大型军用机场之上,对自己所负责方向上的整体局势,有着相当把控力以及宏观认知的瓦图京紧随开口。 “仗打到现在这份上,日军靠近前线上的各个野战机场基本已经被肃清一空。就是那些剩下的,勉强还有起降作业能力的,基本也都是有场地没飞机的状态。” “除了那些较大型、靠后方纵深的正规军用机场,日军的航空作业能力基本已经被消灭殆尽。只要能炸掉这几个仅存的大型军用机场,破坏跑道、油库、整备机库和加固机堡这些关键设施,日军发起大规模自杀式空袭的能力就会不攻自破。” “日军对基础设施的修复能力相当差,根据我们掌握到的情报和美国人分享的一些战场实例来看。一旦大型军用机场的航空作业能力遭到严重破坏,日军想要将其初步恢复,至少需要5-7天的时间。” “他们缺乏足够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兵作业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解决,效率自然高不到哪儿去。5-7天的时间,也足够马拉申科把他麾下的坦克开上日军机场了。” “余下那些杂鱼三两只、不成规模的,交给马拉申科自己的野战防空去处理。他手上有全红军最好的野战防空装备和机动防空火力,要是区区几架自杀飞机都对付不了,我倒要和他探讨探讨怎么带兵打仗的问题。” 诚然马拉申科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但瓦图京也没有一味地、无条件地去满足马拉申科的要求,把自己这方面军司令员变成马拉申科的保姆。 瓦图京会帮助马拉申科解决最主要也是最头疼的问题,至于剩下的边边角角还是得靠马拉申科自己解决。 毕竟哪怕是后世二十一世纪,在掌握绝对制空权的现代战争里,也无法做到彻底抹杀具备一定实力对手的航空作业能力。 君不见哪怕是萨达姆,都能在美国人眼皮子底下起飞战斗机,再把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从天上打下来一两架、至少不被剃光头吗? 实力差距大到此种程度尚且还能打空中游击战,如今的红军想要彻底抹杀掉日军全部战机,搁天上一架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事。 只能说解决主要问题之后会帮马拉申科扫清最大的威胁,打仗本身要是一点威胁危险都没有那也不可能。 听罢瓦图京的计划,参谋长随即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附和,但涉及具体操作层面该怎么办却也值得讨论。 “想要彻底破坏日军的大型军用机场可不容易,必须要有足够的毁伤效果才行。破坏不彻底的话会导致敌人加快修复进度,到时候麻烦可能会卷土重来,你打算用派什么飞机去执行轰炸?” 到瓦图京这一级能够调动绝大多数的战术航空兵部队,有数量充足的攻击机、歼击机、战术轰炸机可供选择调遣。 但这在瓦图京看来仍然不够,500公斤甚至1吨的航空炸弹威力都有点小。 对付军用机场上的各种工事掩体还不够劲儿大。 既然要斩草除根,那就务必要重拳出击。 “向军区司令部上报吧,请求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派出战略轰炸机部队,对这几个日军占领区纵深腹地的大型军用机场展开轰炸,只有战略轰炸机部队才有一次出击就能解决问题的足够破坏力。” “战略轰炸机部队?你是指那些佩8,新到远东的那个战略轰炸机师?” 闻言的参谋长一愣,紧接着开口反问,回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