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溃逃中的日军被塞进钢铁绞肉机中同时,经由瓦洛沙亲自指挥部署派出的另外两路部队。 即向着日军增援部队以左右夹击之势席卷而去的钢铁洪流,现如今也已经同步碾到了这帮还以为自己真是来救人的日军脸上。 “开火!拦住他们,战车部队出击!出击!!出击!!!” 一样是没有阵地依托,一样是面对巨大is7与巨大is6的混合双打。 没有四式重战车的加持,手头的装备质量和进攻能量,还不如已经被包进去的 这伙增援上来的日军是退无可退、守无可守,只能凭借着比 以攻对攻勇气甚佳,但仍免不了吞下过度愚蠢和战场行为艺术带来的苦果。 手头最好的坦克便是从本土带来的三式中战车,75毫米坦克炮对于日军战车部队而言已经算得上是“高品质巨炮”。 但这种口径相同、水平比德佬黑豹的75毫米坦克炮差的还远的玩意儿,打在is7与is6的身上除了听个响还是听个响。 “穿甲弹装填!日军坦克在1点钟方向,距离500米,炮手准备!” 硬顶着日军坦克75小炮集火射击的is7无视了所有来袭炮弹,任凭软弱无力的鬼子穿甲弹将炮塔正面、车体首上首下打的乒乓直响火星四溅,愣是摆开一副不屈之墙的架势,在日军战车兵的瞠目结舌中轰然开火。 轰—— 一发130毫米弹丸呼啸打来,装甲形同虚设的日军三式中战当场被从头穿到尾。 从首上灌入一路轰到动力舱的弹丸,直至快要冲出动力舱时,才在穿甲延时引信的作用下最终起爆炸响。 被炸飞出舱、原地起飞升空的发动机一路着火带冒烟,打着转飞上了超过20米高空后才重重落下、砸向地面。 硬顶着日军穿甲弹直射冲到了足够近的距离上,竞相进入射击位置的is7带领着is6连续开火猛轰。 纷至沓来的130毫米与122毫米弹丸连续给日军坦克开罐,以几乎必定一发一个、绝不含糊的架势,将一辆接一辆的日军坦克打成火炬。 与此同时的侧翼方向上,借着重型坦克部队的开火掩护,一路油门踩进油箱里继续猛冲的t-43a中型坦克集群已经先行包抄前出。 逼着本就火力不济、承受着巨大冲击压力的日军,不得不再一次分兵来抵挡这些横冲直撞的小一号俄国人战车。 原以为这些小一号的俄国人战车应当会好对付些,但实际交手后的日军很快绝望的发现,这些小块头的俄国人钢铁怪兽照样还是打不动。 叮咣—— 噼啪—— 咻—— 连续三发75毫米穿甲弹分别打在首上,炮塔左脸与右脸三处不同部位。 攻击点位虽然不同,但得到的攻击效果却完全相同,三发穿甲弹全部攻击无效,一发跳弹、两发未击穿,未能对油门踩死猛冲的这辆t-43a造成半点实质性伤害。 倒是确实把t-43a身上外挂的附加装甲打落了几块,但仍然无法阻止这头三十多吨重的斯拉夫怪兽,如入无人之境般横冲直撞。 前出到了足够距离上的t-43a中型坦克立刻投入作战,主炮机枪一并开火向着阻拦于面前的日军报以直射火力打击,同步跟进上前的bp43步兵战车保持火力输出的同时放下车载步兵。 被重坦的130和122炮筛了一轮,再被中坦的100炮继续再筛一轮。 此时的日军坦克作为最优先打击的目标,已经被杀到七零八落、不剩下些什么,更加难以组织起有效反装甲火力对防御最为脆弱,当然也是最后才跟进入场的bp43步战车报以攻击。 下车后的机械化步兵们跟随坦克与步战车,以步坦协同之势快速向前推进战线。 因为没有阵地可以依托的缘故,贸然再让步兵冲锋在前并不合适,徒增不必要的伤亡大可不必。 稳扎稳打、步步紧逼的步坦协同阵线始终与日军保持一定距离,失去了绝大部分坦克后又严重缺乏步兵反装甲火力的日军,面对这东墙铁壁一般的来袭敌军几乎无可奈何。 机枪、机炮弹幕与大口径高爆弹齐飞,缺乏阵地依托的日军步兵顷刻间死伤无数。 步兵手中的轻武器对这些钢铁巨兽根本奈何不得,各种火星四溅将俄国人的坦克点缀得像灯火玩具一般,却造不成一点实际影响。 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的日军大佐离开了自己搭乘的装甲车,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最后望了一眼这可怕的阵势后稍作沉吟,自知事已不可为的命令紧跟着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