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战局没有任何的悬念。
两万多赵兵在失去士气的情况下变得不堪一击。
魏军的战车不断从中来回冲杀,每一次冲杀都带走无数的赵兵的性命。
几番下来之后,有些赵兵开始经受不住压力,四散而逃,渐渐形成了数股逃兵。
噗嗤!
捶杀最后一个赵国士卒后,赵弘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赵弘明环视四周,再也没有一个站着的赵国士卒。
他右拳握拳,朝天怒吼道:“魏武卒,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
还活着的众多魏武卒发出海啸般的欢呼,久久不能消散。
赵弘明运功让身体恢复到了正常的大小,然后重新找了一匹骏马,翻身而上命令道:“这赵军大营,一把火烧了,接下来随我去支援吴起将军。”
众将齐声喝道:“是!”
与此同时,临河之上。
吴起在飘木到达预定位置时候,果断下达了渡河的命令。
河水涌动,寒气逼人。
几十名水性较好的魏武卒,悄悄潜入水中。
临海河水不深不浅且河流平缓。
这些魏武卒潜入河中之后,无声无息地拖住漂在河面上的浮木,将它们组成了一个简陋的浮桥。
对岸赵军发现了吴起这边的变化,急忙大声喊道:“魏军有变,魏军有变!”
带着八万士卒驻守在此的胡云锋精神一震,急忙朝着临河之畔看去。
上面的浮木好似有灵性一般的组成了木桥。
他立刻知道吴起他们是要渡河了。
临河说浅不浅,说深不深,要是趟着过的话也免不了费上不少功夫。
可有了浮桥就大不一样了。
一些修炼身法的武夫,或者有些基础的练家子只需要一些借力就可快速跨过临河。
吴起这么多做显然就是为了渡河攻赵。
只是胡云锋有些不解,他让下面人一天十二个时辰,天天盯着对面。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什么时候在河中放下了这么多的浮木。
不过现在也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
胡云锋当即调兵遣将,让麾下赵军冲到临河之畔。
见对面一拥而来的赵军,吴起面不改色,喊道:“我大军之中,可有人敢为先?!”
“末将愿意。”
“末将愿意。”
“……”
各类请命之声不绝于耳。
吴起扶着腰间的宝刀,面色平静的说道:“凡是百夫长及以上出列,渡河!过河坚持一刻者,一律记功,奖愿石三颗,武学一本。功劳大小按照登岸顺序来计。”
“末将遵命!”
满足条件的众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沿着刚搭起来浮木飞奔而去。
只见有的百夫长兔起鹘落,在浮木上轻点,便是飞跃到了对岸。
当他们落脚之后,赵军也已经赶到岸边,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
厮杀声起,血肉翻飞。
饶是他们几人身经百战,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也逐渐力竭,最后要么重伤落水,要么不幸而亡。
但是他们的死也并非一文不值。
只是坚持的片刻成功给其余人打开了局面。
紧随他们之后,又陆续有七八名魏武卒登岸,他们相互结成了阵法,抵挡住数倍于己的赵军。
乐阳和马川平就在这七八人当中。
他们背靠背,相互结成法阵,彼此替对方防御。
“老马,吃不吃得消?”乐阳大声吼着。
在一旁的马川平,不断持刀横扫身前的赵军,跟着喊道:“我还行,一定可以坚持一刻钟。”
“要是你撑不住就直接跳入河中,游回去,撑不住就不要硬撑。”
马川平知道乐阳是真心关心他,当即回道:“你也是。”
“好,杀!”
两人互相协助,不断砍杀眼前这些良莠不齐的赵军。
赵军组织了好几轮攻势都被两人打退了回去。
无奈他们如何的攻杀,魏武卒仍不顾一切的朝着河岸冲去。
弓箭飞舞,刀光剑影,拳脚交错,杀声震天。
有赵军冲到河边踢开他们的浮木,想要破坏河水上的浮桥。
可惜这样的行动,无济于事。
河流中有水性较好魏武卒,以肉身为梁撑,用尽全力顶着浮桥。
赵军一些士卒,见此提着长刀跳进急流中,向浮桥之下的魏武卒猛扑过去。
双方搏命地厮杀在河中间。
但相比于精心挑选出来的魏武卒,这些赵兵显然水性比不过对方。
有赵兵被按入了水中,一朵朵殷红的血红从河水中翻滚。
片刻后,一具赵军士卒尸体就悬浮在河水上,让赵军不敢再轻举下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魏武卒冲到河对岸,建立了稳定的过河点。
身后的魏武卒因此源源不断的成功渡河。
见时机差不多了。
吴起当机立断,命令道:“全军渡河!”
“杀!”
早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