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月初一,朱棣照例到坤宁宫用晚膳。洪武九年徐仪华被册封为燕王正妃,大婚当夜朱棣给了徐仪华两个承诺,第一,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和徐仪华一起吃晚饭,第二,每年年尾一定和徐仪华一起守岁。到今年他们已经成婚二十六年,朱棣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 今天的晚膳徐仪华特意吩咐准备了辣白菜炒饭,朱棣吃了小半碗。 离开坤宁宫后朱棣吩咐仪仗队伍先回了乾清宫,只留下当值的小西,她现在已经可以单独当值了。朱棣缓步穿过景和门顺着宫道往北走,小西安静地跟在他身后。这会儿正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宫道上起了微凉的风,不时地吹起朱棣的披风和小西的裙摆。小西轻声问,“长阳宫?”朱棣沉默着继续安静地朝前走。小西又轻声问了句,“有事?” 朱棣忽然停下脚步,仰头看向宫墙露出的宫殿的一角,自言自语地问,“他们在怕什么?” 朱棣登基已经两个多月了,建文朝遗留的文臣们整日都战战兢兢的,不敢畅抒己见对朝政毫无建树,朝堂上始终保持缄默,对朱棣的问询只有自欺欺人的阿谀逢迎,呈上来的奏折里满篇都是空洞无用的不知所云。朱棣担心长此以往会延误国事,但又不能贸然发作以免群臣的顾虑更重。 小西想了想轻声回答,“怕翻旧账!” 朱棣不假思索地反驳,“朕说过不会追究!”话到嘴边小西还是咽了回去。朱棣转头瞪了眼小西,低声吩咐,“讲!” “奴婢怕死!” 朱棣裹紧披风继续缓步朝北走,小西安静跟着。片刻后小西轻声提醒,“株连十族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棣不屑地反驳,“当朝只有一人配得起如此隆重的‘恩赏’!” 小西被逗笑,轻声哄劝,“皇上圣明!” 朱棣停住脚步转身瞪着小西轻声质问,“夏小西,你没发觉朕生气了吗?” 小西表情夸张地回答,“回皇上,奴婢看到您英姿勃发!英气逼人!”朱棣又瞪了小西一眼,小西佯装好奇地问,“如果将来奴婢存了好多钱买了个大宅子,刚搬进去住了没多久宅子原来的主人就找上门来,想要回落在宅子里的一箱旧时的家书,您说要不要给他?” 朱棣盯着小西沉思片刻,很有深意地说了句,“事成之后,朕有恩赏!” 小西佯装害怕地回答,“奴婢愚钝,配不上那么隆重的恩赏。” 第二天早朝开始不久,两名太监合力抬来一口大箱子放在了奉天门外的台阶下,小心地打开箱盖,里面装着满满一箱子的奏折。朱棣坐在奉天门内的龙椅上沉着脸语气冰冷地说,“这箱子里装的都是你们在建文朝时期递呈给惠皇帝的奏折,奏折的内容是什么朕不说你们也该心知肚明。”朱棣说完话缓缓地扫视面有惧色的众人,语气冰冷地质问,“朕该如何处置?” 建文朝的文臣们都被朱棣的话吓到,纷纷双膝跪地,连连大呼,“皇上饶命!” 一位位列尾端的从五品员外郎一脸得意地站出队列,双膝跪地朝着高高在上的朱棣恭敬行礼大声禀报,“启禀皇上,臣李彻问心无愧,臣从未向惠皇帝递呈过此类奏折。” 朱棣的眼中有了肃杀的神情,朗声命令,“把李彻拉出午门立即斩首!” 李彻大声喊着,“皇上,臣冤枉!臣冤枉呀!” 锦衣卫应声冲过来,拖着李彻快步走下金水桥,出了午门。李彻哭嚎的声音在奉天门广场回荡。跪着的文臣们各个胆战心惊,胆子小的已经体如筛糠,建文朝的武官们也都屏息静气地低头不语。 今天的这场大戏已经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朱棣掩饰好内心的欣喜,站起身,俯视广场上的群臣,威严地宣布,“建文朝时你们替惠皇帝着想,这是对的!是很好的!如今众位爱卿是朕的臣子,要忠心地辅佐朕!更要加倍地替朕着想,替朕分忧!” 朱棣大声吩咐身边的马和,“退朝后,把这些奏折全部销毁!” “是,皇上!” 宸王朱高炽第一个站出来附和朱棣,“父皇圣明!”所有人都随着出列朝着朱棣恭敬行礼,山呼万岁。 自此之后建文朝的文臣们彻底放下戒心,忠心辅佐朱棣。可朱棣的心并没有完全放松。每天上朝的时候朱棣都会默默地把西侧站立的武将们从前至后的逐一观察一遍,在心里默念着,当年在哪里曾和谁交战,谁曾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朱棣对他们不放心,担心他们会谋反可又不敢轻举妄动,以免过于激进的行动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他一时还没有想到一个周全的法子,但他绝不会就此放弃。他很有耐心,他在安静地等待时机,不久后的十一月中旬,小西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