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执意,明镜想着她还要守三年孝,东西还在老太太这里,三年后,说不定她都收集完碎片回去了,遂顺着老太太话,不在推辞。 离中秋还有几日,明镜继续润色话本子,赵令昔看了那一折,催着她继续默第二折,明镜又往下写了两折,终于默到了最精彩的地方,明镜不在往下写,留了点悬念。 “表妹,为何每一章都要提到这个玉佩啊”赵令昔有些不解的问道,表妹回忆的小说实在精彩,虽是白话,却让人欲罢不能,只是主角每一次出场都带着这枚玉佩,每次都要详细的描述一遍。 “原本书中就有块玉佩,此莹润细腻,有宝石的光华,璀璨而不耀眼,如朝霞凝结,春风打磨,汇聚天下灵气,我想象不出玉的样子,便按照自己的喜好画了样子,因喜欢,难免多描述了些,回头我改改在给三姐姐吧。” “原来如此”赵令昔恍然大悟,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妹妹要是不嫌弃,我来帮妹妹改好不好。” 有人帮忙润色,再好不过,明镜自然没有意见,赵令昔就在塌上的小桌子上写了起来,明镜依在另一边看书,她在律法书,这里法律大有不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级一级压死人,看的明镜有些压抑。 赵令昔扭了扭脖子,咯吱作响,伸展了一下腰身,酸了厉害,天色已经有了暮色,表妹还在看书,姿势都被变过,赵令昔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侯府及笄前都是要上学的,每日辰时初到申时末,琴棋书画,针织女工样样都要学。赵令昔学业不好不坏,偏偏侯府一个比一个聪颖刻苦,赵令昔在里面就很突兀了,每次挨批挨骂都是她的,好不容易熬到及笄了,松快了些,来了一个能说得到一起的妹妹,结果又是个爱看书的。 说到爱看书,赵令昔想到了四妹妹,自小四妹妹手不离卷,父亲老师赞不绝口,常感慨她要是男儿就好了。私底下四妹妹会说一些奇怪的话,听了让人难受,赵令昔那时还小听不懂。 等长大些,四妹妹就很少笑了,也很少说话,每日里除了学堂里学的,方姨娘还额外安排了许多功课,四妹妹每日一丝不苟的完成,脸上的表情几乎都没变过。父亲说是古君子之风,但她每次见四妹妹,她都会感到压抑,一次比一次。她都忘了多久没见过四妹妹了,她也该去看看的。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她去了也没用,平白让自己心情不好。 明镜见赵令昔起身,放下书,拿起了修完的文看了起来,文笔不错嘛,再一看,这故事和原来的还有什么干系,好在没有在原稿里面改,这是什么平平无奇的种马文写作小天才,这半天功夫给加了八个女子。 “你不觉得这样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吗” “…”明镜庆幸她没有在自己的原稿上改“姐姐文笔甚好,不如新开一本,你我姐妹自娱自乐。”赵令昔像是打开了新思路,开始写自己的话本,不得不说,写的真不错。 这几日侯府也忙碌起来了,赵家一共分为四房,年岁相差极大,老侯爷六十岁才有了赵隽,当时大房赵景41岁 ,二房赵定37,三房赵胜35,如今这一辈在世的只有赵隽和赵贵妃。 老侯爷原本的安排是长房承爵,二房,三房进了军中,继承职位人脉,赵隽出生的太晚了,只能靠自己读书上进。 赵景没有嫡子,三十多岁才得了一个庶子赵继,由于老太爷高寿,赵继长大后老侯爷给赵继谋了职位,娶了一门好亲,这样一来长房爵位和职位都有了。没想到没几年后赵景过世了。赵隽年幼还没到能谋职的时候,却靠自己中了举人,老侯爷见幼子样样出色,比孙子亲近,本就觉得亏了幼子,不免偏了心,把爵位给了四房。 作为补偿,将家财全部给了大房,大房赵继争爵不成,前些年郁郁而亡,赵继与妻子怀德县主育有一子,世袭了赵继的京卫的指挥佥事的一职,有着侯府积累的家财,倒也富贵安康。二房和三房不居京城,子嗣繁盛,两房加起来有十几个儿子,孙子,重孙更不必说了,多在军中任职,也有在地方为官。 到是在京城的大房和侯府来往频繁一些,此次中秋晚宴怀德县主会带着儿孙来参加,因有客来,侯府招待也得体面,长房一贯富裕,侯府不想在人前落了面子,故这几日侯府张灯结彩十分热闹。 不过这都和明镜没有关系,她算着日子,等赵棠回来,观世对她的进度很不满,每日不停的催促,明镜也心烦。 赵棠回来必定回来荣安堂拜见老太太,明镜拿着书稿,画具,在院子的石桌上在给书里面人物画相。但是等了半上午,赵棠没有来,原来是回来就被赵隽叫去检查学业。 明镜只能作罢,结果这一等,就到了第二日中秋晚宴才见到,赵棠会好友去了,把赵令昔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中秋节当天街上张灯结彩,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有携三两好友登楼赏月。赵令昔想出去,明镜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