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安。 “你怎么了余徽晓?” 余徽晓不说话,准确地说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现在是怎么了。 如果这件事和杨乐没有关系,她或许还不会这么紧张。 生物公司负责接洽的女士从实验室出来,手里只拿着一份材料。不是需要办理的手续,而是一封拒绝证明。 余徽晓和杨乐原地愣住,事发突然,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乔老师不是跟这边打好招呼了吗?”余徽晓问。 “很抱歉,同学,乔老师的这篇nuscript(文章手稿)有作假嫌疑,现在学术道德问题查得很严,我们经理的意思是,这单生意先不做了。实在抱歉。”负责人说着就要回实验室。 余徽晓拦住她,“哪里造假了?”她参与的实验自己最清楚。 负责人也有些尴尬,他只是按照经理的意思办事,具体原因也不清楚,可余徽晓死缠烂打,一两句话根本赶不走。无奈之下,负责人把余徽晓和杨乐带进经理办公室。 销售部经理过来跟两个人握了手,面带歉意说:“同学先别急,这也只是我们的一个推测。文章中引用了一篇乔一乐一作的文献,对吧?” 余徽晓点点头。 “啊,这位同学可能还不知道呢吧,乔一乐呢,就是你们乔必行老师的儿子。虽然说之前这种老师帮自己孩子走个后门发个文章的事,是不少,但是最近不是抓得严了吗?发文章这年,这个乔一乐还在读初中呢,文章引用量也不算高。你们后面有个关键实验就用的这个技术,一旦他这个技术出什么问题,整篇文章都很危险呀。我们也不愿意担这个风险,还请你们理解一下。拒绝理由材料上都写得很清楚,我们也会直接跟乔老师解释的,这个你放心。” 经理话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却很明确。 余徽晓原地愣了好一会,才将所有信息搞清楚。 乔一乐,居然是乔老师儿子……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如果,是真的的话…… 这家生物公司刚刚起步,被后期可能撤稿的问题文章引用会导致公司产品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人家的担心不无道理。 但乔一乐这件事,对方没有证据,只是怀疑。而余徽晓一时半会又想不到特别好的办法打消这种怀疑。 情急之下,余徽晓看了眼杨乐。 “你不是说,认识这个乔一乐吗?”余徽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