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病。 这里的一切之始似乎都开始于北凉。 那么这里的一切之终也会结束于北凉吗? 齐阳龙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毕竟他在来这里之前只是个在上阴学宫做学问的老学究罢了。 论治国,他比不上张巨鹿,论开疆,他比不上徐骁、顾剑棠。 所以让他来做一个修补匠为这个风雨飘摇的离阳修修补补还行,但再多就有些难了。 但他心里确实有些话想说。 “王爷,天下分分合合乃是大势所趋,无可避免,即使是那看似强盛的大秦帝国也会出现一世而亡的局面。 就算是那国祚绵延了四百余年的大奉朝也躲不过一朝分崩离析。 但若是追根溯源,王爷就会发现每一次天下出现大乱,都是因为那个王朝让大多数人都失去了安全感。 老百姓所要的安全感很简单,吃饱穿暖,有了这个念想,老百姓就会怕死,也就不想死。 但若是有一天连这个安全感都失去了,那老百姓还有什么可怕的? 而当官的想要的也很简单,无非是‘升官发财’四个字罢了,有着这个念头在,他们就会拼命的往上爬。 但若是有一天,当官的发现他升无可升,财无可财,那他还想要更多该怎么办? 所以归根结底,一个王朝若是满足不了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那么就离大乱不远了。 所以啊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当王爷的,就算再吝啬,也要去给所有人一双鞋穿,别让天下人总觉得光脚不怕穿鞋的,由此心生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心思来。” 齐阳龙的这番话让赵武恍然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齐阳龙的长言没有正面谈及北凉,却是字字不离北凉。 要给天下所有人一双鞋穿,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却是道尽了治国的关键。 谁说这齐阳龙是个只会窝在上阴学宫做学问的老学究? 他赵武第一个就不同意! 如此深入浅出讲出了大道理的齐阳龙当为帝师才是! 只是如今的北凉王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他赵武又能给其什么鞋子穿呢? 总不能将他那个还没有坐上的龙椅也拱手相让出去吧? 那他赵武废了这么大劲走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所以听得齐阳龙一番言语的赵武躬身抱拳道: “请先生赐下对凉之策!” 凉策,良策!.. 齐阳龙抚着自己的胡子沉默了半晌后抬头缓缓道: “王爷若是相信在下,那便放开漕运,将以往那些克扣了北凉的军饷尽数返还,再给予凉地与广陵一般的待遇。 如此底下人若是吃饱喝暖有了安全感,那自然不会再同北凉王一起颠沛流离以性命搏一个未知的未来。” 放开漕运? 听到这四字的赵武只感觉一阵头大。 合着想要给北凉一双鞋穿就要将其他人的鞋给换成草鞋? 漕运一事上下牵连有多大就算是赵武这个在两辽领兵的皇子都一清二楚。 这些年来离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支持了漕运不入凉的决定之后,这些掌管漕运的官员们有哪一个不是吃的盆满钵满的? 而且细究下去这些官员的背后多是些皇亲国戚在撑腰。 也就是说放开漕运入凉动的甚至不仅仅是那些官员的利益,还有他们赵家的! 赵武若是下了这个决心放开漕运入凉之事,恐怕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官员们就要联手作妖了。 剩下的军饷之事则更是让赵武头疼,他虽然目前不清楚离阳国库里还有多少余额,但他十分清楚作为离阳军伍实力最强的北凉至少有整整十八年未曾从离阳收到过分毫军饷了。 十八年的军饷累积在一起一齐发出,对离阳户部来说绝对是一笔庞大的压力! 一旦不慎,那么离阳整个经济体系都可能因此崩溃。 至于让北凉百姓享受跟广陵一样的待遇那就意味着离阳本就紧缺的官帽子会变得更为紧缺。 所以齐阳龙提的虽是解决办法,但三项建议都得对离阳朝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想要做到这三点所需要的魄力不可谓不大。 沉默良久的赵武最终还是苦笑一声道: “先生的建议虽好,但成效过慢且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也很难预估。 与其采用这三策,本王觉得还有更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