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正悬着皓腕,在宣纸上书写,写的正是白羽的那首诗。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落笔,朱锦绣对着纸上娟秀的字迹轻轻吹了吹,然后又慢慢看了二遍,自言自语道:“短短几句,竟把天下读书人的形貌和流弊描摹得如此惟妙惟肖,北疆王白羽真乃世之罕见的大才呀。” 朱锦绣本是南阳的犯官之女,一般人家也起不出锦绣这种名字。 可是说她是南阳城四大行首中诗文功底最深的,平时也有才女之名。 只是她心性淡泊,不屑于在红缨绿翠中争雄,所以才屈居了第四。 但是围绕在他身边的才子也最多,所以见到这篇白羽的诗文,也让她感触颇多,一时间对白羽起了向往之心。 这样一位诗文极佳,世事洞明的奇男子,长得什么样子呢?只是这文一出,恐怕要在文人圈里引发不少的争议了。 朱锦绣所料不错,白羽的这首诗在南阳的文人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骂的实在太狠!让今日的南阳儒学馆直接沸腾了,对白羽的咒骂声不绝于耳。 竖子!武夫!斯文扫地!玩人丧德! 这种词在这帮南阳文人的嘴里,一个个往白羽的头上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