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275章 朝廷人事安排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朝廷人事安排2(2 / 4)

子监祭酒。而且杨慎的资历,也足够担任国子监祭酒。这个朕在下一次内阁会议的时候会提起,到时候希望吏部支持。”

“皇上,杨慎是状元出身,又是大才子。担任国子监祭酒正适合他。”

王宪并不在意。

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祭酒而已。虽然说是小九卿,但国子监祭酒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小官。国子监祭酒想要成为朝廷大臣,还需要过渡六部侍郎的位置。

而且国子监祭酒的情况,想要过渡六部侍郎,唯一的一个地方就是礼部侍郎。但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够从国子监祭酒过渡到六部侍郎的,都是皇帝比较器重,或者是朝廷重臣器重的官员。

而且杨廷和刚刚致仕,给他的儿子升官,算是给杨廷和面子。

内阁也不可能会有人反对。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严嵩的事情。严嵩完成了和佛郎机商人的谈判,也在广州设立了鸿胪寺下属机构。他南下的时候,朕答应过他。只要他回京,就会把鸿胪寺卿的位置交给他。你看这个?”

“皇上,严嵩乃是弘治十八年的榜眼。鸿胪寺卿,资历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

“王卿,你认为没问题?”

“皇上,没有问题的。”

“好。”

虽然国子监祭酒也好,鸿胪寺卿也好,都是小九卿。都是有资格参与廷议,在朝廷来说地位不算太低。因此都不是吏部尚书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情。

但吏部尚书的支持,情况会大不一样。

朱厚熜可不会随便把不确定的事情送到内阁或者廷议当中讨论。因为作为皇帝,一旦在内阁或者廷议当中,自己提出来的建议,被下面的大臣顶了回来,那样会丢大面子的。

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甚至直接影响皇帝的权威。

因此大部分事情,朱厚熜在讨论之前,都是先和下面的官员讨论一下。有了一定的支持之后,才会选择进行讨论。历史上嘉靖皇帝早年就是因为太小,没有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不懂这个,才会有很多事情都办不下去。

嘉靖皇帝登基之后,没有任何准备,就发起了大礼仪之争,被下面的大臣直接撅了回来。朝臣全都反对,让嘉靖这个皇帝根本下不来台。

丢尽了脸面。

后面真的没有办法,只能是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左顺门事件,一次性打死了十几个大臣,罢黜了几十个大臣。也导致大量的朝中老臣选择致仕。

朝廷几乎停罢了三年多的时间。

甚至好几年之后,朝廷很多事情,不少大臣选择闭口不言。这些大臣无法和皇权直接对抗,就选择了软对抗。整个嘉靖几十年时间当中,皇帝和朝臣之间都是这种情况,耽误了整个朝廷大事。这种事情朱厚熜是不会让他发生的。皇帝和大臣之间可以闹矛盾,可以进行博弈,甚至可以发生一些龌龊。但就是不能完全闹掰了,双方撕破脸皮,那就是两败俱伤。

…………

嘉靖三年十月十一日,朱厚照召开廷议。

讨论新的内阁阁臣人选。

廷议过程还是很顺利。毕竟早在内阁会议上,大家都达成了一致,朱厚熜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杨廷和走了之后,内阁面对皇帝,陡然矮了一大截。

没有了杨廷和这样强势的内阁首辅,内阁再也没有了和皇权对抗的实力。

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违背皇帝的意愿。

最后廷议确定吏部尚书王瓒入阁。

嘉靖三年十月十二日,朱厚熜任命王瓒为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朱厚熜登基之后,王瓒是坐了火箭。从礼部左侍郎,到礼部尚书,然后是吏部尚书,现在成为了内阁阁臣。

算是朱厚熜登基之后,升官速度最快的大臣。

王瓒入阁之后,吏部需要重新选择一名吏部尚书。吏部侍郎王时中此时临时负责吏部部事,所以王时中负责廷推,挑选一名吏部尚书。嘉靖三年十月十六日,朝廷在吏部侍郎王时中的主持之下,完成了廷推。

吏部尚书,天官的位置。

多少人关注。

吏部尚书有不少候选名单。

六部几个尚书都在廷推候选名单当中。

不过整个廷推过程,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主要是现在的六部尚书,没有一个人的资历可以和王宪相比。所有的六部尚书当中,王宪担任尚书时间最长。再说朱厚熜内阁会议已经确定王宪接任吏部尚书,而且这还是费宏成为内阁首辅之后,第一次确定的人事问题。

朱厚熜不希望出现问题,费宏更不希望出现问题。如果费宏连这点控制能力都没有,内阁会议确定的吏部尚书都出现问题,那么皇帝就会质疑费宏作为内阁首辅的能力。

所以费宏很努力。

结果很顺利。

兵部尚书王宪得票最多,朱厚熜点兵部尚书王宪为吏部尚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