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300章 宝源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0章 宝源局(2 / 4)

点,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技术难度。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银币没有实用性,铸银币对于现在的宝源局没有什么作用。”

“哦?此话怎么说?银币怎么没有实用性?”

朱厚熜没明白。

银币怎么没有作用。朝廷控制了银币,等于是控制了白银价格,这就是控制了大明的金融流通。特别是现在的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银子都有,弄得转换起来非常麻烦。

为什么有专门铸银锭的。

就是因为银子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银币是最直观的,特别是朝廷铸银币之后,就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价格标准。以后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就可以按照银币的标准来定制价格。

多么好的事情。

“皇上,宝源局若铸银币,肯定赔钱。”

“怎么会赔钱?”

“皇上,我朝金银匮乏,因此金银宝贵,价格昂贵。目前市面上金子其实基本上不流通,都被一些大商户、大户人家控制在手中。而且金子价格那么高,一般情况也用不了。再说说白银,虽然价格上比金子便宜,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银子的价格依旧是很高的,所以也是难以流通的。像种地的那些农民,一年下来手里都很难有银子,收入也就是铜币来计算。就算是城市的那些家庭,一个家庭两三两银子就够一年的开销。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银币的存在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平时生活当中,根本不需要银币。一般市面上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小碎银子,就是因为银子价格太高,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都用不上。日常生活当中,更多使用的是铜币。目前白银主要是使用在一些大生意,包括朝廷税收这些方面。因此宝源局一旦铸银币,其实是很难流通的。”

朱厚熜微微点头。

有些明白王以旂的意思。

大明朝是缺银子的,或者说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是缺银子的。中国真正开始铸银币,还是要到清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全世界大量的银子流入了中国,银子价格低了很多。

但现在的大明朝不一样。

银价非常高。

两三两银子,一个家庭就能够生活一年时间。这就像是中国八十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但国家印了大量一百块钱的钱,或者是印了一千块钱的纸币一样。那个时候百姓需要的是几块钱、十块钱、二十块钱这样的纸币,而不是一百块钱、一千块钱。

现在大明朝白银价格高,市面上完全不需要银币。

“也就是铸银币不行了?”

“皇上,最起码现在不行。不过臣从吴侍郎那里听闻,自从去年开海之后,市舶总司那边统计,有大量的银子流入。到现在市舶总司统计到的白银流入就有380多万两。臣仔细算过,一旦大量的银子流入国内,必然会导致白银价格的下降。这个在我朝各个地区很明显,南直隶地区银子多,银子价格低。但辽东、西北地区银子少,因此这里的银价特别高,比南直隶地区高了三四成。以后白银流入越来越多,白银价格持续下降,到时候宝源局可以尝试铸银币。这样也可以控制白银价格的下降,稳定白银价格。”

“你做过这方面的调查?”

“吴侍郎给臣很多启发。”

“嗯。”

朱厚熜微微点头。

王以旂看起来的确是聪明的官员。

难怪吴廷举给朱厚熜推荐王以旂负责宝源局。历史上明朝中后期一百年时间当中,虽然朝廷禁海、开海反复不已,但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是事实。大量的白银都是靠着走私流入了国内。虽然没有绝对正确的数据,但初步统计,明中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最少有三四千万两。

这么多银子流入中国,必然会导致大明朝银子价格的下降。

朱厚熜也是看了市舶总司的报告。

今年白银流入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日本和葡萄牙商人,他们带来大量的白银。日本是因为发现了白银,想要从中国购买商品,所以直接拿着白银购买他们要用的东西。

结果是目前的南京市舶司,倭国商人云集。比争贡之役之前还要繁华。大量的倭国商人看到了海贸的利润,因此从日本带着大量的白银,来中国大采购。

葡萄牙商人不一样。

日本购买中国物资,主要是为了在自己国内消化。但葡萄牙商人就是为了挣钱,为了转卖中国的东西。

他们是在全世界殖民,到处搜掠银子。然后用这些银子过来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再转卖到其他地方。特别是现在中国是全面开海,大量的银子流入中国。

吴廷举、王以旂看起来都是看到了这个趋势。

“那你认为,大约什么时候开始铸银币是比较适合的?”

“臣认为最少也要在五年之后。若这五年当中,流入国内的白银数量还这么多,那么朝廷必须要进行一些调整。若真有上千万两的白银流入沿海地区,一定会造成这里的白银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