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凤走进房间,禀道:“圣上,武王来了。” 龙辰后脚跟进来,就看到女帝正襟危坐,帝洛曦和帝令仪站在两边,两人脸色严肃,瞪着龙辰。 “微臣拜见圣上。” 龙辰感觉莫名其妙,这是什么阵势? 女帝冷冷问道:“那龙椅坐得舒服吗?” 龙辰诚实地说道:“不舒服,太硬了,很冰,冬天一定冻屁股。” 女帝冷笑道:“嗯,不舒服,等回去试试朕的凤椅,可软可舒服了。” 龙辰一脸感激地说道:“多谢圣上隆恩,我也觉得圣上很软很舒服。” 女帝脸色微变,心中大骂龙辰无耻,当着两位公主的面,你说这个合适吗? 帝洛曦和帝令仪没有往歪处想,所以没听懂。 “孙禄刚才告你谋反,你可有话说?” 女帝微怒,龙辰竟敢当众调戏,岂有此理。 龙辰矢口否认:“此是诬陷,微臣从未想过谋反!” “微臣得圣上隆恩,两位公主都要下嫁了,微臣为何谋反?” 听到这话,帝洛曦和帝令仪开心了,脸上的怒容消失。 女帝冷哼道:“哦?你不想更进一步,娶了公主以后称帝吗?” 龙辰说道:“不想,微臣只想迎娶两位公主后,给圣上生一堆小崽子,绕于膝下。” 帝洛曦和帝令仪听得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转身。 女帝回头看了看两个女儿,感觉两个女儿真是不争气。 “那你刚才在奉天殿怎么回事?” 女帝真的生气了,也不知道为何生气,就是很生气。 龙辰辩解道:“微臣坐的是南梁的龙椅,造反也是造南梁的反,怎么会造圣上的反?” “至于说称帝之类的,也是骂李昭梁,岂有对圣上不敬之理。” “圣上待微臣情深义重,微臣时刻想念圣上的恩情,岂会有谋反之念。” “圣上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全都铭记于心,就算梦里,微臣也能想象圣上的模样...” 龙辰越说越离谱,女帝听不下去了,摆手道:“行了闭嘴,什么乱七八糟的!” 龙辰干咳一声,说道:“微臣从未有谋反之心,日月可鉴。” 女帝问道:“人都处置完了?” 龙辰回道:“处置完毕,李家皇族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投降的大臣放了,这些人没什么用,翻不起浪!” 怀仁是怀易的儿子,龙辰没有杀,给怀易留个香火,算是褒奖他忠正。 帝洛曦问道:“那个文字,有人认识吗?” 女帝也问道:“有没有人能认出来?” 龙辰说道:“此事真巧,他们说虞世南精通古文字,正好回京师让他辨认。” 女帝大喜道:“居然还要找虞世南,真是凑巧啊,你当初进宫就是和他斗诗,没想到如今又是他。” 没想到这个虞世南这么有用,出乎了女帝的意料。 帝令仪激动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早些回去吧。” 女帝说道:“不用这么急,金陵的事情尚未处置完毕。” “你说金陵这边让谁镇守比较好?” 女帝问龙辰的意思。 金陵乃是南梁的都城,镇守这里其实也负有镇守南境的意思。 南梁立国400年,金陵城虽然破了,皇族也杀了。 但各地肯定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叛乱,他们会以兴复南梁的名义闹事。 所以留守的人必须谨慎安排。 龙辰说道:“我的建议是留李仙男和公孙明两人镇守金陵。” “公孙明是老柱国的孙子,他人可靠,让他负责政务,总领大局。” “再让李仙男统领本部的八万兵马在金陵扎营,如果其他地方有叛乱,可以出兵镇压。” 公孙明根正苗红,绝对可靠,让他做留守最合适。 李仙男在南边镇守很久了,她打仗也没问题,而且很可靠。 用人最重要的是可靠。 女帝微微点头道:“不错,就让他们留下吧。” 其实留下他们两个还有一个缘故,他们除了忠诚可靠,帮不上其他忙。 公孙明修为一般,还比不上公孙玲珑,跟着回去也没什么用。 李仙男镇守南梁足够了,如果对付鬼族,修为也一般。 所以,他们留在金陵镇守最合适。 “传公孙明、李仙男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