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天时,知地利,通浑天之象,察五行之移。 天气预报这种行为并不是近代产生的,古代的钦天监就是专门干这个活计的,里面还有分职,譬如监正就是掌管记录册录与文卷迁移,管理“四季”的是五官正,春夏中秋冬,一共五个人,他们推断历法,掌管四时,在上古年间,黄帝有大挠和容成两个人做这件事情,尧帝的时候,是彭祖在搞。 而到了舜帝的时候,彭祖就不干这活,变成人事部主任了。 除此之外,钦天监里面,还有管天文的,观星的,占卜吉凶的,喝西北风的,还有掌握时间的膜法师,敲钟的,兼职公鸡打鸣的...... 妘载虽然不是天文专业,但是天象是必须要学习的东西,地质勘探专业,如果只识地利而不认天时,那在很多地方,都是很危险的。 青海无人区的天气,可不像是大都市和沿海地区,华北平原那样温和。 来到日晷的附近,赤方氏有两个日晷,公田的日晷在公田当中,来的时候没谈到这件事情,崇伯他们也没看到,毕竟没向公田内部移动,远远看到正在建设的大气象台之后,就直接去的农贸市场。 而赤方氏的日晷,即祖地附近,在一个土台上放着,附近已经被立起了很多的风向杆。 小鸡造型的风向标,这些铜牌子,缓缓而又懒散的,随风摇晃着。 下面还有一些大缸,里面存放着水,上面被挂上了木牌子,都是各个时期的降雨标示。 妘载要给他们介绍的,就是在风向杆侧方的,在水缸群边缘的一个奇怪的“器具”。 这个器具放在一个宽台子上,写着“测雨台”。 “这个铜器叫做雨量器,上面那一圈叫做承水口,而这个铜筒器身,则用的是地犹氏附近的神铜矿....” 义均打造了一段时间,神铜的炼铸比较消耗岁月,要靠着不断磨的功夫才能铸造好,而其中有一些具有“不会磨损”特性的神铜,那就要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用炉窑中的风火,将其从内部崩裂。 不会磨损不代表你不会融化,不会胀裂。 原始铜矿之中的气是分散的,打铸成兵器之后,才会按照铸造的状态流转自己的力量,所以原生铜,即使神铜,敲打起来,也比已经成型的神铜兵器来的脆弱。 铸造的本意,就是驱逐矿物之中杂质,按照铸造者的经验,打造成不同特性特征的兵器。 像是古代之所以要反复捶打铁条,就是因为反复敲打的时候,可以排除杂质,均匀它的元素成分与致密组织,有时更可细化它的晶粒,从而极大地提高材料质量,提高铸造品的韧性,让氧化层脱落,大大增加其强度和硬度。 所谓百炼成钢,就是这个意思。 雨量器是南宋时期的产物,那时候叫“天池盆”,相比后世的雨量器,天池盆当然要简陋很多。 “自雨降时,从上面的入水漏斗处,雨水不会外溅而是全部流到底下,在储水的琉璃罐中,慢慢积累,至雨停时.....” “以其中积累水量,取出称重。” 古中国最早的,称重的单位,以及使用的时代,是以彝器上和锊和匀开始的,但是这两个单位到战国之后,被秦始皇同志大手一挥,直接抹杀,只有一部分的文字记录存在.... 度量衡太乱了,统一蛤! 对于当时时代来说,这两玩意就是历史糟粕啊.... 妘载现在没有办法找那个“一千克的砝码”,这个玩意是国际公约之中,罩在一个罩子里面的东西,一千克的定义就是从它这来的,这个砝码是经过一系列看都看不懂的公式计算之后才打磨制定的,要让妘载云计算一下.... 抱歉,这真是草率了,我选择死亡。 所以,按照后世,现代社会,一斤等于五百克,秦是二三五,西汉是二五六,那么.....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请问三十克水等于多少斤? 答案是零点零六。 妘载让人拿来一个东西,那是一个世间从没有人见过的东西。 一根直的杆子,两头悬挂着两个盘子,用铜链连接,而整个器具也都是铜制的。 不知为何,当妘载拿起这个东西的时候,这里的访客们,都感觉到一股天地间的“神圣感”。 “这是什么东西?” 崇伯好奇的发问,却没有注意到几个炼气士那震惊的目光! 妘载回答道:“这是世间最公平的东西,也是判定世间之正的东西。” “黄帝时期,曾有过这个东西。” 作为黑科技小能手的黄帝再度登场,不错!又是这位箭垛果实能力者!衡器的代表产物天秤,传说在黄帝的时期出现过,那时叫做“权衡”。 当时黄帝让隶首设置五量“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即创造了度量衡和地积亩数,然后在黄帝死后,这东西坏了,于是就他阿母的失传了。 而中国有文字记述,以及真正传颂过的,出现的整套衡器.... 没错,改进者(真正的制造者)以及第一次的原始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