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逃奴带回去,妘载要的就是新鲜,要的就是冲击,要的就是动荡! 这不是妘载得了失心疯,而是妘载想到了很严重的问题,洪州的隐患其实一直都有,只是因为高速发展以及中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而被大大遮掩了。 这个时代是五帝的时代,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地区文明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环境,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 这来自于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们的“德治”。 就像是之前所谓中国没有完全的奴隶社会一样,古埃及奴隶主要养活奴隶不让他死,而古中国贵族只想着把这个奴隶给献祭然后召唤个五星怪兽......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其他地区文明的农业从业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奴隶,而古中国时代的农业从业者大部分都是自耕农,至于奴隶,都干的是一些重复的,且容易伤害身体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 外界文明要打仗那就直接打,明摆着告诉你我要捉你们的人当奴隶,而中国文明不行,如果要锤你,那就一定要找个理由才能打你,这理由还不能太蹩脚,一定要名正言顺。 古中国的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从人的根本性上让人知道善良,才能保持社会风气良好,这一点从尧的时代就开始进行,舜的时候皋陶要用重刑,重新启用蚩尤的五虐刑,但是被舜帝制止采用了象刑,从肉体上的刑改成精神打击..... 后来很多人都对此点赞,都认为,道德品格是德治的前提,法的产生是以德为基础,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没有对道德理念的追求,那么法律就可能成为专制与奴役的工具。 这一点在后来的时代也有体现,譬如和妘载关系很好的“那位大人”,沙...呸,是伯成子高。 伯成子高在尧的时候为诸侯,舜上位之后动用的中央集权制度就让他不开心,后来到了大禹的时代,他就干了回家种地。 那时候,他和另外一位古代君王,当世诸侯“东户季子”,分别对尧舜禹三人进行了评价。 那位东户季子在传说中,可能就是人王皇季,他的传说很少,评价舜帝的故事算是寥寥可见的长篇,当时有一位不知名人士询问东户季子舜能不能胜任共主,东户季子认为可以,那位贤人便反问“你怎么能知道呢”,而东户季子的回答很有后世政治风范,他回答的是“坚持尧之理论,坚持尧之思想,坚持尧之代.....所以他可以治天下。” 那位贤人又继续问,说舜或许会有自私的心,东户季子就告诉他,私心肯定会有,但舜这种人不是不谋取私利,也不是不贪心财货,而是因为他通晓性命之情,也就是懂得节制和克制欲望。 这一点和尧对舜的评价是一样的。 而伯成子高在大禹上位的时候就辞职不干了,诸侯也不干了,封地全部还回去,自己回家种田,大禹很惶恐的去询问他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吗? 伯成子高就告诉大禹:“尧当政的时候,没有奖赏但人们都勉励向善,奋发而活,没有惩罚人们也不敢为非作歹,民风淳朴,大家不知道恨也不知道欢喜,就像是小孩子一样和悦。” “但是现在,尧传位给舜,舜又传给你,你继位了,以刑罚为常理,奖赏人,人们不仁不爱,惩罚人,人们违法乱纪,奖赏和惩罚用的都十分频繁,可人们还在互相争利而不能顺服,于是道德从这个时候开始衰微毁坏,谋求私利的事情也从此兴起,后世的混乱都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了!” 其实伯成子高这个时候已经看出来,文明的血与火开始发生,剩余产品大量出现,氏族联盟的消弭,家天下出现,原始共产瓦解,公产破灭,私有制走向兴盛,奴隶制的变化。 他知道,当道德不能约束人们的时候,法律也未必可以,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总会有人依仗特权,人开始吃人的时代到来,法律最后肯定会面目全非! 尧、舜、大禹三人,身处文明的关键转折点,中华民族正是在他们之后正式进入了建立国家王朝的时代,那么尧、舜、大禹也就集远古与现代于一身,他们处于公天下与私天下、人治与法治的十字路口,他们也就成为矛盾的结合体。 而且大禹也说过“舜在位的时候,我的儿子是诸侯,我上了帝位,我的儿子为什么就要成为平民?”这也是他对伯成子高的质问,但大禹终究离开了,所以后来也有“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的典故。 或许大禹最后还是依照制度传帝位给伯益,但是私有制的花朵已经含苞待放,那就断然没有凋谢的道理,故而启杀伯益,夏朝始开。 ———— 所以,获得思潮:(?)。 洪州就是新的思潮起源地,阿巴阿巴.... 洪州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迎来冲击,而氏族联盟其实在新时代的变革之中,是必然要被打倒的,当然了这个变革也不一定是私有制,妘载就想要挑战一下这个思潮。 十年的时间,足够氏族联盟发展到巅峰,而到了巅峰,其实就是进入下一个时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