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的村本克久在八路军的注视下,花了一个半小时从县城来到了王村。 这些小鬼子的摩托化部队十分高傲,前行路程上没有安排任何一个负责探路的士兵。 这也就是这次事态紧急,七七二团的时间不够导致来不及在沿途埋伏,要不然必让他们损失惨重。 由于王村的路况并不是很好,乡间小道没有通过汽车的条件。 村本克久只能命令手下把车停在村外的空地上,随后带着所有士兵一起徒步进村。 虽然王太忠提前吩咐过,但这汉奸村里的成年人还是很难做到,对大摇大摆的鬼子们夹道欢迎。 即使他们没有被鬼子迫害过,村长的儿子还为鬼子做事,可害怕的本能还是很难克服的。 当然人群里也有意外,那就是村里的小孩子们。 三到六岁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一群往日里没见过的陌生人,再加上卡车和挎斗摩托这些庞然大物立马勾引起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 此时就有几个小孩儿趁着家长没注意,一溜烟儿跑到了鬼子的身边。 两个中年妇女看见自家小孩初生牛犊似的围在鬼子身边,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惊慌地立即就要冲上去把孩子抱回来。 一旁的男人也红了眼睛,但是却死死拉住媳妇的手不让她们上前。 可预料中的打骂并没有发生,这些身高不到一米六的矮子们,从背包里拿出了各种提前准备的礼物。 他们露出有些僵硬的笑容,将手中的罐头、牛肉干、糖果分给了这些天真的小孩,甚至还有一个鬼子让身前的儿童骑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村本克久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当然都是他安排的。相比于那些“凶残”的华北方面军同僚,他更欣赏关东军那边的做法。 只有造成士兵们跟当地居民和谐相处的假象,才有利于弟国对晋省的统治。他认为把气氛搞得人心惶惶,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高压之下必有反抗。 而且这种事情对于普通鬼子士兵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甚至好处多多。 首先,儿童对于鬼子们来说构不成任何威胁。仅仅只需要做到不打不骂就能收买人心,这几乎是零成本。 其次,长期待在在部队中,基层士兵的生活难免会很乏味,逗小孩玩这种事甚至也可以算是一种娱乐活动。 给对方一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吃,就像是在家里喂鸡喂鸭。看“家畜们”分抢食物,也是一种找乐子的方式。 最后,心智不成熟的小孩是最好收买的。老百姓说话聊天时也不会刻意避着小孩儿,难免就会让一些有价值的消息被孩子听去。 这些儿童因为一点小恩小惠会记住士兵的好,指不定哪天就有意外收获,能得到一些敌人的情报。 毕竟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晋绥军,总不可能丧心病狂到小孩子都要防着的地步。 更何况自从战争开始以后,每个占领区的指挥官都是有业绩要求的。 为了宣传“中日友好”,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摆拍一些照片,以展示他们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 就比如这个月,村本克久就拍了三组照片。分别是他背着残疾的农村老太太、一个小孩依偎在他的怀里、与县城里某个儿童戏耍游玩。 这些照片经过汪汪汪的宣传,都成了瓦解抗日武装的软刀子,而且效果非常好。听说关东军那边,已经有当地老百姓开始帮弟国劝降游击队了。 但那些生活在信息茧房里的老乡们,永远不会去想就是因为有游击队的存在,鬼子在东北才不敢肆意妄为地杀人。 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得知道鬼子给我们的“糖块”里,时刻隐藏着刺刀,那里全是我们同胞们的鲜血。 原本王太忠躲在人群的最后方暗中观察,这老不死的看到小日子来到村里后就有些叶公好龙。虽然他每天都把太君挂在嘴边,但太君真的来了他倒开始害怕了。 在发现小日子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吓人后,这老汉奸第一时间从人群中挤出来迎接村本克久的到来。 他今天特地穿了一身黑,还带了一副墨镜,稀疏的头发梳成了中分。看到小日子中佐的目光扫了过来,王太忠立刻哈腰点头地用蹩脚的日语向他问好。 听到这有点像北海道方言的家乡话,村本克久意识到眼前的人应该是王路的父亲,于是他用字正腔圆的山西话说道: “老人家不用这么客气,山西话我也会说。你的儿子在我手下工作,算起来你我二人还算是有些情分。” 村本克久这一番话简直是让老不死的东西受宠若惊,原本就皱巴巴的脸上更是笑出了一朵菊花。 王太忠万万没想到对面这个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