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赋予传说中的传国玉玺9000亿的价格,不过是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国玉玺从秦朝开始成为“皇权神控股,正统合法”之信物。
帝王传位,要传玉玺,改朝换代,也要传承玉玺。
因此,传国玉玺被视为皇帝和国家合法身份的标志,也被视为镇国之宝。
得到传国玉玺便能“受命于天”当皇帝,失去传国玉玺便王朝气数已尽。
如果皇帝登基没有玉玺,则被称为“白板皇帝”,老百姓打心眼里不服气。
历史上传国玉玺屡易其主,几次失踪又几次复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可以确定的就是传到残唐。
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从此下落不明。
后面宋元两朝皇帝,都声称手里有传国玉玺,但事实扑朔迷离,似是而非,谁也不清楚是不是真的。
到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深入人心,这两朝的皇帝对传国玉玺就没有那么执着了。
乾隆皇帝还曾打假过放置在交泰殿的传国玉玺,认为那枚多尔衮进献给皇太极,促使国号改金为清的玉玺,不是真品是赝品。
乾隆本身是个拥有1000多方印章的盖章狂魔,在印章方面,他也的确算是有发言权了。
尽欢觉得她现在手上的传国玉玺,应该是就是乾小四口中那枚冒牌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