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 您与弟弟们在家里打扫下,我与娘去集市,买些锅、碗、筷子这些杂七杂八的必需品。”吴招儿对着父亲撒娇道。
想了想,吴招儿又转头对着郁生, 笑眯眯道:“生哥哥, 你敢不敢上山打点野味,今晚加餐?”
她是知道郁生的本事——
每年的皇家秋猎时, 他总是跟着十四皇子,年年都有收获,好像从他七岁成为十四皇子的伴读那年起吧。
当年她六岁,在永宁侯府听着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聊着十四皇子如何如何, 聊着六公子如何如何的?
如今, 这一切恍如隔世般的遥远。
“没问题。”郁生回答的简单有力。
“那带上东哥儿,给你打下手。”吴招儿瞅了眼大弟弟, 眨眼道。
好好学学吧, 弟弟。军户得练武啊, 靠父亲是不可能的啦。
姐姐好不容易才给你们拐了个小师傅回来, 好好珍惜吧。
吴招儿压下内心的吐槽,转头,摸了下大弟弟的头,说:“东哥儿,一路上姐姐挖的野菜, 你都记得吗?山上有的话, 就挖回家, 还有干枯的柴,也记得捡回家,今晚就要做大米饭用。”
“好的,姐姐。我是大人了。你放心吧。”信誓旦旦的回答。
吴祖贤在一边听着,也开口道:“招儿,爹爹去捡柴吧。屋前屋后就有很多。南哥儿,也跟去挖野菜吧。”
吴招儿笑眯眯的道:“好的,爹爹。今晚我们要大吃一顿,算是为我们自己接风洗尘。”
几个大小男孩子皆露出笑容,干劲十足!
吴祖贤也是一脸祥和的笑。
屋内,赵氏已将几个背篓里的衣物取出,背着两个空着的背篓出来。
吴招儿与赵氏各背一个空背篓向附近的邻里打听了集市在哪里?
一路上,在几个妇人的指点下。
吴招儿与赵氏花了半个时辰才走到集市。
集市不大,人流不多,不过生活用品都有。
还有好像都是独家生意,然,一路买下来,发现这里的东西比京城要便宜多了。
因她们家买的多,人家主动开口说可以送货上门,服务周到许多。
还好可以送,不然她们只能租个骡车回去了。
买了几口大小功能不一的锅,又去买几床被子;买了马桶木桶水桶,去买脸盆脚盆洗澡盆;还有菜米油盐姜醋茶,等等……
这些都让人记下地址,送回去。
家里就父亲一个军户,别的男孩子年龄都不够,也就是说每个月只有父亲能分点粮食。
像郁生兄弟就只分到两间房,等到了年龄才能成为军户,分军户的福利。
当然,也要尽军户的义务。
到了粮店,精米细粮是不能买多,不然扎眼,这里的常住居民对他们这些新来的,定会一起八卦一下。
如果……总是不大好!低调低调!
可以送货上门,买些高粱面,买些苞谷(玉米)面,又买些细米,家里都是长身子的孩子呢,都是粗粮也不成。
精米,储物空间里不少,偷偷加在里头吃。
厨上的活儿,自己揽了吧。
都是大半的孩子,营养得跟上。
吴招儿与母亲赵氏逛了大半天,没有找到什么绣坊,也是啊,这个地方,都是军户和农户的,谁会用那种绣花的东西?
大家顶多是成亲时,去县城里买,绸缎在这边基本没有人穿,要穿的也是那种当官的、军官的家眷们,她们的生活相对而言,要富裕些,还有她们为了体面,也得穿得出挑些。
“这里没有收针线的店铺吗?”吴招儿还是不死心的开口问米店的老板娘。
西北这边民风要开放许多,对女子没有不可抛头露面的说法,集市上姑娘妇人都可以出来,人家可不是要带着帷帽之类的,都是大大方方的。
穷得吃不饱,哪有那样讲究。
“没有,不过有货郎过来,会收的。你们从京里来的,这针线活儿肯定不差。”这位又黑又胖的老板娘笑成一朵花似的,可真能做生意。
听了这话,吴招儿笑了笑。
得找个能说出口的营生,让别人知道自家有进项。
之前买米买肉,也不会觉得突兀。
可恨,流放之人不可经商,不对,好像是军户不可经商。
不过,军官他们只要有个说得过去的说法就成,比如说是妻子的嫁妆,女子经营自己的嫁妆,就是合情合理的。
经营得当,年年月月有盈余。
也是说得过去的事。
“不知道那货郎什么时候到,多做些针线,也能换几个钱。”赵氏接过话头,与老板娘拉起家常。她也明白了,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家没有进项,总不能想□□米白面,也让人觉得怪异。
再则,就家里那几间土屋,有人想偷还不简单啊,不能让别人惦记上自家。
今晚那些家当还得分地方收着,不能露一点出来。
等下买几个小坛子,放入小坛子,埋入土里。
如果没了那些细软,那一家子吃西北风去啊。
这就是西北,唉!不知能不能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