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没有具体的地方,单凭‘京城沈府’四个字,让王诗诗小姑娘在京城各个人牙子处,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才找到了正主。
京城沈府与她这般的孤女而言,是无法进入的高门大户。
王诗诗又不能翻墙进入,找王老夫人,只是去沈府后巷子找王嬷嬷,她是王老夫人的陪嫁丫头,如今还在王老夫人跟前服侍着呢。
王诗诗在这一个月里,也打听出不少陈年旧事——
当年,刚刚及笄的王老夫人与她未出五服的小堂弟一同从流放之地被皇帝招回京城,接着王老夫人被赐婚给了沈家嫡幼子,小堂弟被送入国子监。
十年后,小堂弟考中了一甲进士,王老夫人也是两个儿子的娘亲,当然也是一个庶子和两个庶女的嫡母。
然后,小堂弟被榜下捉婿,之后便是洞房花烛,次年便添了嫡子,也是唯一的儿子,直到夫人去世,也未再娶。
然后,儿子匆匆忙忙娶了岳家小舅子那刚刚及笄的小闺女。
紧接着,就是岳家被抄家,被流放。
之后,是儿媳妇的嫁妆被没收,王家也被连累的罚了俸,罢了官。
再后,是王家回了祖地。
……
王诗诗将那份信的内容与这打听过来的内容一串联起来。
与真相相差不远也。
“王嬷嬷,我好不容易才找过来的,能不能见一见姑婆?”王诗诗穿着淡蓝的棉制布衫,头上扎着两个小啾啾,用同色的棉制布一绑。
王嬷嬷笑着点头,道:“老奴先进去,与老夫人说一说,不能直接将表姑娘带进去。”
当年她是被王老爷买下,给当时还是姑娘的老夫人当丫头,跟着姑娘嫁入了沈家。
一开始,在沈家的日子也不大好过,后来老夫人生下两个嫡子,才立住了脚……如今,沈老爷子没了,庶女们出嫁了,庶子们被分出去了,老夫人的日子过得舒心的很。
前几日,老夫人还当她念叨起当年之事。王老爷一家是被心大的岳家无辜牵连了。可叹,王家最后只剩下眼前这个小姑娘。
“谢嬷嬷。”王诗诗给眼前五旬妇人俯了个身。
“表姑娘在这里等着,老奴去去就回。”王嬷嬷道。目前她是一个人独居,她也是个命苦的,早年她被配给府上的小管事,那小管事是个短命的,在她刚生下闺女就去世,她一个人将闺女养大,如今闺女女婿一家子在庄子上管着事呢。
原本,以为要侯上半日的,可是王嬷嬷带着那份书信进去,不过一个时辰就有两个面善的大丫头过来,引着王诗诗从角门入沈府。
接下去,王诗诗自然是被王老夫人拥入怀里哭一场。
当晚,王诗诗就被老夫人留在身边,住进了老夫人院子内的碧纱橱。
唉,还有一件事没有坦白——原来东宫的沈良娣,是沈家大房的嫡长女,她小时候也住过老夫人的碧纱橱呢。
东宫无子,沈良娣进宫一年有余,未有过身孕呢。
而太子妃的压力更大,已经在冯家特色人选,要亲自给太子纳新。
……
次日,沈家的当家主母大夫人——季夫人为王诗诗张罗了起来,开公中的府库,为尚在孝中的王诗诗挑了四匹素淡的布出来做衣裳,又将其他的用具也一一备齐。
还有,要进府内学堂的笔墨纸砚也一一备齐,沈家出了一个太子良娣,对家里姑娘的教育更加上心,目前沈府还有四个姑娘,二房两个是嫡出的,大房两个是庶出的。
去年,沈家聘请来了寡居的朱夫子,朱夫子在京城是出了名的才艺双全,朱夫子的父亲是京城书院的山长,山长饱学鸿儒,朱夫子从小耳濡目染,终成一代才女。
此外,沈府还有两个嫡出的哥儿,以及两个庶出的哥儿。分别是大房的嫡出大公子与二房的嫡出二公子,二房的庶出三公子,大家的庶出四公子。
府上的姑娘们到底不比哥儿要考科举,因此到了未时正(下午两点)就下学。
一下学,四个姑娘各自带着自己的丫头,浩浩荡荡到老夫人的院内请安,接着用午膳。
小姑娘逗得老夫人很是开怀,坐在老夫人身边的王诗诗也抿嘴笑笑,她已经开始换牙齿,刚刚落下了门牙。
接着,老夫人给王诗诗引荐了沈家四位姑娘,四位沈家姑娘从九岁到十二岁不等。
王诗诗起身向二姑娘到五姑娘一一行礼。
王诗诗的行礼很是大气端正,姿势也极标准优美,老夫人心下满意,到底是她王家的骨血,端哥哥就只剩下这点血脉,她自为好好照看。
当年在流放之地,他们王家人病的病,疯的疯,死的死。只有她与端哥哥等来了特赦,回到了京城。
如今,又剩下她一人。
次日,一早,王诗诗被身边的大丫头从床上直接捞起,陪着王夫人用过早膳,便随着身边的丫头去了沈家女学堂。
沈府的女学堂就开设在后院的花园子里,如今朱夫子就住在这女学堂的东厢房,她爱清静,身边只有一个老嬷嬷伺服。
“王姑娘,可开过蒙?”朱夫子淡淡的开口询问。
“三岁就开蒙。之前,睡前听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