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贯500文。】
【但是他要靠个钱养活自己的两房妻妾三个儿子,再加上为官多,家里也得有个干一些粗重的活计的杂役仆人,满打满算,至少有七八张嘴需要苏轼养,身为一家之主的苏轼,他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一点比他推崇的陶渊明强上了许多。”
很难评,秦始皇发自己越了解越喜欢苏轼了。到目前为止,苏轼是天幕介绍的人里面他最喜欢的。
还有一个天幕早在一开始就提到的水利专家buff加持,古今第一包工头,基建狂魔秦始皇,的是很难不爱苏轼样一款人才。
他对后面的介绍充满了期待。
【】
抓狂,刘彻抓狂。
且更令人心塞的是,大汉时期如此看重的猪肉,在宋朝居然是一种低贱的食物。虽然从侧面反映出了宋朝与汉朝相比,物质资源绝对要丰富许多。
笑死,输了。
【谁能料想到苏轼到了黄州会把连穷人都不怎么爱吃的猪肉成当个宝呢。虽然穷,但是饭不能不吃,最好再来点肉肉。】
什么?!
“猪怎么就不能当成个宝了?”
刘彻的眼神里迸发出愤怒的小火苗。
我,刘彻·大汉天子aka大汉第一金猪,谁看了不说一句朕才是大汉最珍贵的宝物。
委屈谁能忍?
反正刘彻忍不了。
时天幕出两张动态图片:
一张是健硕的牛,然后做成了酱牛肉。
一张是丰腴的羊,然后做成了羊肉串。
咕咚。
苏轼的喉咙率先滚了滚,他已经好久没吃过牛羊肉了。
“可惜闻不到味道。”
不然要是能尝一尝该有多好,苏轼大为遗憾。
【虽然它们很美味,但是价格太昂贵。苏轼只能选择无情pass,只有价格便宜到不要不要的猪肉,肉里面价比高最高的猪肉,苏轼才可以稍微考虑一下,买上个块解馋。】
【虽然猪肉便宜,虽然猪肉在大宋处于美食鄙视链的最最最底端,然苏轼琢磨,好歹是肉啊,能解馋就是好肉,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不好吃的肉呢。如果有,那肯定不是肉的问题,是人们不会做的问题。于是他琢磨着,琢磨着,终于琢磨出一篇《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她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嗯……个倒是有点价值。”
刘彻觉得《猪肉颂》本身还是很可取的,起码烧出来会更好吃。
但是紧接着往下看。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谁的脸黑了我不说。
“价贱如泥土……”
虽然是不是第一次看句话了,但是刘彻belike:
流汗黄豆脸。
“头,连大汉的皇帝都没宋朝的富贵人家吃的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legend。
猪猪委屈,他不知道是该生气自己吃的不如人家,还是该欣慰后世吃的比皇帝都好了。
虽然他们肯定没有自己样的权柄,然生活水平从诗句里就能受出来比大汉过得要好上许多许多。
所以……
“么富裕的王朝,怎么反把杜甫捧上了天呢?”
按天幕的话讲,时局越乱越推崇杜甫,不该啊。
刘彻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