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宫阙,常人终生难得一入的地方。
元铮和单宇都有点激动,两人也不互相瞪眼了——主要是单宇瞪眼,元铮通常会对她翻白眼——脚步都变得僵硬,每一步都踩得特别重,跟在阿姜的身后。元铮两手空空,很不适应,不自觉地就想往腰间摸上一摸。
一般大臣不能携带兵刃,带了剑的武将到了殿前也得卸下来。自古以来“剑履上殿”就是个顶格的优待,再多,就该篡位了。如今鞋子是不用脱了,兵器依然不能携带。元铮和单宇就更没有这个资格,宫门前就卸了兵器。
他们俩是跟着阿姜从一旁的小门进入的,公孙佳得先上朝,他们俩由对宫廷比较熟悉的阿姜给带着引一引路,以后就是他俩跟着公孙佳了,阿姜还得留在府里处置些事务。一道小门,几个军士在盘查进出的人,能从这儿进出的也都有点来头。譬如出宫办差的以及办完差使清早回来的,又如少量的像元铮等人这样随侍进宫的。
阿姜拿着宫里批的条子,上面写上元、单二人的形貌、年龄等,核对一下,搜身、放行。进了门,又有一个小宦官来接:“阿姜姐姐。”
小宦官笑得挺甜,阿姜摸了摸他的脑袋:“原来是你。”
“师傅说我认得阿姜姐姐,叫我来迎,就是他们么?”
“对,他们跟随进来伺候笔墨。小元、阿宇。”
小宦官给两人打了招呼,两人也回礼,小宦官笑道:“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跟我走吧,我给你们讲讲宫里的规矩。”
阿姜道:“写成文的他们都读过,你给他们讲讲没落在字纸上的东西。”
小宦官狡猾地笑了:“阿姜姐姐好聪明。”
阿姜笑着摇头,陪他们往兵部那里走。小宦官果然是很尽心的熟人,一路上说:“能进来的外人可不多,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你们在这宫里,比六部的官员还少。物以稀为贵,你们可金贵了,也是君侯面子大,能有这样面子的人可不多……”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开国不久,当时,颇有几个长辈老臣有这么个面子。头一号是皇帝他舅,这位老人家有点安乐县公的风范,皇帝要优崇他,他年纪大了,不喜欢宦官照顾,又不肯要宫女侍侯说是怕有风言风语,就被允许带了自家的仆人进来。老人家早就去世了,这例子却是开了。
因为有了这么个口子,公孙佳当时才敢开口要这么个条件,否则,她就只好去找皇帝、皇后要人了。
元、单二人一路灌了一耳朵的奇怪故事,有用的信息全靠自己从这小宦官的话里扒拉。小宦官说得挺多,重点也都说到了,就是废话太多!两人飞快地从他的话里翻到了信息——以后进宫之后只能走这条路线,不能乱走,乱走被抓到之后问罪都算是幸运的,运气不好当场被打死算你个刺客。
到了吏部所在之地,也只能在那个范围内活动,不能走出去。如果有什么特殊需要,可以寻找宫中差役去做。
小宦官最后透出了一点信息:“您二位要是有本事叫这宫里贵人看上了,给你们网开一面,能得腰牌走动,那也成。不过,这小郎君还是不成,在宫里,小娘子倒是更方便些。”
他这一套话说完,吏部也到了,阿姜听了一路,没好气地说:“你说这些也不累,拿着,去买些好茶果。”给了他一包钱。小宦官两个指头往外推、三个指头往里勾,说:“那怎么好意思?君侯赏了不少呢,我师傅也分给我一点儿了。姐姐再给,我就……”
“我就收回去了。”
小宦官飞快地将钱袋一揣:“谢姐姐,我给你们引见一下。这儿没有尚书,朱侍郎与君侯都是自己人,可比别处好相处多了。听他们说,越是冷衙门,越是闹不起来,顶多是小口角。呃,我不是说兵部冷,现在也热起来。我是说,他们以前就习惯了不闹,热起来也不容易闹……”
阿姜哭笑不得:“带你的路吧。”
小宦官愈发卖力,引了他们进去,给里面的人介绍了两人。兵部的属员没够格上朝的已有人到了,听说是公孙佳的随从,还以为是什么侍女之类。正正衣冠,清清喉咙,想展现一下自己的风度,一看却是两个男装的……似乎也称不上丽人?
阿姜倒是个端正的姑娘,她是被小宦官陪着的,官员们克制着不去看她。元铮与单宇就不行了,元铮再漂亮他也已经能看出喉结来了,单宇是个姑娘,可她不漂亮。
哎哟,有点想散了。
不自觉地往元铮那里凑近一点,他们也挺热情地给指引公孙佳接下来要办公的地方,又解说兵部的结构之类。
转了一圈,公孙佳他们也下朝回来了。皇帝要与司徒等重臣再开个小会,公孙佳与朱雄就先回兵部来熟悉事务。朱雄一路也与她说了不少:“按部就班就成啦,卷宗之类你捎带着慢慢看,咱们先认一认部里的人,头先跟你说过的……”
到了兵部,阿姜见公孙佳来了,气色还好,就不多陪,告退回家。她刚才看了公孙佳的值房,嫌里面的布置不够妥贴,心里列了张单子,准备马上回去把想给公孙佳添置的东西都准备了,争取明天就让元铮和单宇给带过来布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