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跑!”
田径训练场上,哨声此起彼伏,陆鸣他们接受着训练组安排的基础性训练,在100米的跑道上反复跑着,京市虽处北方,这个季节温度一点也不低,跑了几趟,陆鸣身上的T恤都湿透了。
柳乐成和何长隆也差不多,两人跑得满头大汗,在一旁直喘粗气。
路剑君一边观察着几人训练的情况,一边认真做着记录。
这是集训的基础训练项目,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选手薄弱环节的特训,比如陆鸣的200米过弯道技术,还有一些耐力方面的训练。
陆鸣的200米一般和何长隆一起训练,在弯道技术上,何长隆就比他强不少,两人一组的时候,一般陆鸣会在起跑先占据优势,但到了弯道阶段就会被何长隆超过,然后直道他再超过何长隆。
集训天数虽然不长,但国家队的教练们倒是很细致地和陆鸣讲解了200米的过弯技巧,如何发力,如果迅速地实现身体平衡,陆鸣根据他们的指导一遍遍地去琢磨。
而在100米上,陆鸣展现出的则是全国级的水准。
何长隆和柳乐成其实都跑100米,但何长隆这次没有达到国际田联100米10秒60的标准,反而达到了200米的参赛要求,可两人在和陆鸣进行100米训练的时候,不管是起跑、中途加速还是最终的冲刺,两人都被陆鸣远远甩在后面。
陆鸣也觉得自己状态很好。
可能是回了一趟家的缘故,他觉得自己心里的包袱好像一下子解开了,跑起来很轻松。
这种变化不仅是心理层面的,陆鸣觉得,更像是技术与身体、心理三个方面的转变,他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就是凭感觉去跑,身体似乎也及时作出了响应。
他跑得轻松又舒畅,双腿似乎能和跑道达成共鸣,即使身体是疲惫的,可他内心却会涌现出对于奔跑的热情。
“多少?”一边的国家队教练马伟书问路剑君。
路剑君压低声音,轻轻报出了一个成绩。
“这么高?”马伟书听到陆鸣的成绩也很震惊,“这可是日常训练!”
“所以暂时不能让他知道。”路剑君微微一笑,“比赛没多少天就要开始了,不能让他太得意。”
陆鸣暂时还没加入国家队,这是选手个人的意愿,路剑君没法去干涉,如果是苏平不同意陆鸣过早加入国家队,他就算去抢也要把人抢过来。
遇见这样的苗子谁不心动?
路剑君这样的副总教练看到陆鸣都忍不住心动,更别提另外几位负责集训的国家队教练,陆鸣来参加集训的这些日子里,每天都有教练表达想负责陆鸣训练的意思。
路剑君没有表态。
他一看就知道陆鸣是那种有自己想法的运动员,不能因为对方年纪小就糊弄对方,就算他们在选人上有倾向性,也得考虑陆鸣自己的意见。
“再来,休息时间到了。”路剑君冲场上的运动员们挥了挥手,“陆鸣,柳乐成,你俩再折返跑几趟。”
“好。”
两人又埋头哼哧哼哧训练。
柳乐成看起来不太爱说话,刚来的时候和陆鸣打招呼都很少,可后来和他熟了陆鸣才知道,柳乐成不爱讲话的原因是他普通说得不好,一口港台腔,听着特别费劲,久而久之他就不想多开口了。
和陆鸣一样,柳乐成暂时也没加入国家队,而是继续在邓敬雄手下接受训练,邓敬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培养过不少出色的短跑运动员,他能够帮助柳乐成进行全面的提升,加上岭南省方面对田径项目的重视,柳乐成对加入国家队的事情并不急切。
在国家队训练和省队的感觉还是不同的。
在省队,赵云雷虽说没有时刻紧盯着陆鸣,但陆鸣在训练场上的动向他时刻都要掌握,还有黄柏泉在一边辅助,而到了国家队这边,选手们自身拥有更大的发挥权,也不需要教练时刻盯着。
能参加世青赛的选手们年纪虽然不大,但都是国内在各个项目上的佼佼者,他们的自觉性的确胜过在省队的选手。
更让陆鸣感触深刻的是这群人对胜利的渴求,不管是什么项目,不管自己即将取得什么成绩,只要有参赛机会,他们就会竭尽全力。
在这种氛围下,陆鸣的训练也更刻苦了。
……
时间进入8月,各国的参赛选手陆续进京,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热量也渐渐感染了这座北方大城,城市里到处可见世青赛的宣传画。
本届田径世青赛的会标是一个椭圆形的红灰相间的图案,外形上有些像橄榄球,灰色的一半图案是长城,红色的一半上印着IAAFWorldJuniorChampionshipsJINGSHI200615-20August的字样,上方则印着一位运动员,运动员边上有着GlobalAthletics的字样。
IAAF是国际田联的简称,全称是IionalAssociationofAthleticsFederations。
会标和纪念章的图案相同,比赛开始前,陆鸣特意买了几枚,国际级赛事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