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1、2、3、4……”
陆鸣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对他来说,技术上的改进是每天训练的重点,但陆鸣也没有把体能训练落下。
基础的训练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海市黄金大奖赛结束后,陆鸣2007年的比赛基本上告一段落,10月以后,国际田联也没有要举办的大型赛事,对陆鸣来说,今年就剩下一场城运会。
从10月份开始,他基本就处于休赛期,要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调整,把体能和技术积蓄得更为充沛。
时间不等人,京奥只剩不到一年的时间了,接下来他能提升多少,决定了他会在京奥中跑出什么样的成绩。
“好,可以去休息了。”
黄柏泉监督着陆鸣做完训练,两人聊起了在韩国举行的大邱田径赛。
这场比赛刘飞人去了,大邱方面也给陆鸣发来了邀请,但陆鸣没去,主要是他现在的技术调整还没完全到位,现在去跑,结果应该和海市大奖赛相似。
斯皮尔蒙和盖伊反倒接受了邀请,在盖伊临时退赛后,斯皮尔蒙拿下了100米和200米的双料冠军,两场比赛中,斯皮尔蒙在100米上发挥一般,只跑出了10秒11,但200米却顺利跑进了20秒内,以19秒88的成绩夺冠。
“19秒88啊。”陆鸣双眼闪过一丝锐利,“现在的我还做不到。”
即便他去了大邱,100米或许可以战胜斯皮尔蒙,但200米恐怕就要被对方远远甩在后面了。
陆鸣难免产生了一股紧迫感。
不仅是因为一年后的京奥,也因为对手实在太强大了,即便他可以在某场比赛中战胜对方,可想一直保持住对对方的优势却难如登天。
他只能——一直变强。
休息时间一到,陆鸣就立即投入了下一阶段的训练中。
海市大奖赛前,他对短跑各阶段的衔接只是刚刚适应,虽说在海市也跑出了9秒96,但陆鸣很清楚,自己的进化还没有完成,距离完美状态还差上不少。
就目前来说,他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还没有转化为本能,训练中衔接不到位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再跑一遍。”
“再跑一遍。”
通常来说,训练中失败的次数要更多些。
因为陆鸣属于大赛型选手,在比赛场上,对手给予的压力会让他压榨自己的潜能,从而比正常状态发挥得更出色,越是重要的比赛越是如此。
训练比比赛枯燥多了,而且失误一多人就容易暴躁,不过陆鸣倒没有觉得不耐烦,他一遍遍地去尝试,就算偶尔停下来,也是因为他在中途发现了什么可以纠正的点。
在训练里,许文海和他的交流是最多的。
“你的意思是,靠量来找感觉?”许文海手指和陆鸣比划着。
陆鸣点点头:“先试试看。”
“这样也不是不行,但是效率恐怕不高,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许文海犹豫了片刻,“你的想法我先和其他教练商量一下。”
“行。”陆鸣轻喘着气,“许教练,也不必太担心,我现在比最开始的感觉好上不少了。”
至少在适应性上,陆鸣比海市大奖赛前提高了不少。
他很清楚,越到后面想提升成绩就越难,他从10秒开外提升到10秒内并没有经过太长时间,但进入10秒后,每提升0.01秒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和比赛。
在陆鸣看来,训练就是把学到的技术转化为本能的过程,他的身体在一遍又一遍的调整中逐渐接近完美状态。
而比赛则是激发潜力的过程,看台上观众们的加油声、比赛中紧张的氛围、对手带来的压迫感……重重压力会让他超越极限。
在城运会前,陆鸣都专注于自身的训练。
10月中旬,第6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武汉举行。
和陆鸣参加过的中运会一样,城运会也会在几年后成为历史,和大运会、中运会合并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一起再合并为全国青年运动会,但在今年,作为08年京奥前的最后一场大型赛事,城运会的关注度远超以往几届,参赛选手数量也有也有大幅的增长。
陆鸣依旧报名了100米、200米两个单项,这两项上他的对手主要包括陈清、何长隆以及陈勇楠。
陆鸣的夺冠几乎没有任何悬念,100米他跑出了10秒14,200米则是20秒23,但都比第二名的选手快了一大截。
陆鸣在武汉见证了与08奥运相似的点火仪式,虽然城运会的规模无法和奥运会相比,但陆鸣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观众和运动员们对明年奥运的期待。
他不禁也有些急切。
城运会的100米和200米是陆鸣今年的最后两场比赛,比赛结束后,陆鸣飞往杜塞尔多夫,开始自己的冬季训练。
国家队要到明年开春才重新开始集训,在这种时候,国家队的运动员都回到各自的省队训练,不过由于陆鸣的团队并非由省队主导,在这种时候,他的自由度要稍高一些。
田联在杜塞尔多夫有一处训练基地,刘飞人的训练很多时候是在海